。里边这院子都得比董家的大上十倍,富人的“小院儿”和穷人的不一样。 福珠心想:等我赚足钱,定要自己买上一套。 “董娘子,这边走。”福珠跟着陆禾进到厨房,里边人不多,只有一个厨娘忙活。 “张嬷嬷,这是少爷请来的董娘子,特意来给老夫人做菜。”陆禾说:“董娘子你有什么帮忙的尽管和张嬷嬷说,缺什么让我来准备就行。公子得下午才能回来,不过你放心,已经吩咐我到时候准备马车将你送回家。” “听禾哥儿说少爷请来一个厨艺高的娘子,没想到这般年少,可把我愁坏了,老夫人自陆府搬出来就食欲不振,这几天更严重了,只愿食些素菜。” “菜都在这边,还有鸡肉、鸭肉、羊肉等,你看看哪些可用?”福珠见筐里有几颗竹笋,这个冬天可不好找,决定用它做个凉拌笋丝。 旁边还有黄灿灿的韭黄,根上还带着细沙:“麻烦您帮我把韭黄择干净,做个韭黄鸡蛋,我来剥笋。” 福珠拿刀将尾部带泥的部分切掉,左手握住笋头,用刀从上到下轻轻划开,两手顺着口子就把笋皮扯开了。福珠将翠白的笋浸入水里去涩,转身捞起缸里的一尾鲤鱼。 听嬷嬷讲老夫人这几天不爱张嘴,油腻的汤不适合了,生滚鱼片粥清淡养胃,本来打算做皮蛋瘦肉粥的,可是自穿过来后还没见过皮蛋,等忙过这阵就去找找。 刮鳞去内脏,洗净的鱼被甩在案板上,福珠将其斩成鱼片,只等煮米的锅开。 张嬷嬷把福珠带来的排骨洗净,按照福珠的要求剁成小块儿,并葱段冷水下锅。 福珠正在切韭黄,码齐的韭黄被切成三寸大小,菜新鲜的很,“咔哧”切下去,蒜味儿冲鼻。 等焯排骨的水开了,福珠用小火煎至金黄,排骨边缘微微发焦,上边泛着小泡,滋滋作响。 “嬷嬷,将糖拿来。”福珠用成块的冰糖炒好糖色,加入排骨一同翻炒。二者融为一体,排骨穿上了红衣,将调好的醋、生抽,大料姜水倒进去调味,盖盖焖煮。 “我滴个乖乖,这猪肉还能这么吃!”张嬷嬷惊叹,其实她不老,三十五六,是陆离母亲的陪嫁丫头。陆母嫁过去做妾也不受重视,所以厨娘和丫鬟的活都是她揽着,一晃近二十年。如今陆离分家出来,陆母仍是不习惯别人伺候,这也是院里没有下人的原因。 “我做的多,等出锅可以留两块给您尝尝。”厨子烧菜一般都会余一些,方便尝味儿,这不算坏规矩。而且福珠见这个嬷嬷不排挤自己,对她也有好感,当然要一起分享美食了。 “那感情好,这边的粥也开锅了,需要熄火吗?”嬷嬷指着冒热气的砂锅道。 “不用,粥还没煮完呢”福珠掀开锅盖,里边的米已经熬出了米油,不得不说古代没有污染的米就是香糯软甜。 倒入腌制好的鱼片,福珠用筷子轻轻滑散,米香和鱼肉的鲜香一下就飘出来了。等熬到鱼片皱起,便可以出锅了。 竹笋切丝焯水后迅速过凉水,浇上炒香的蒜末和剁椒,“滋啦”笋丝和热油的碰撞。 张嬷嬷垫着厚厚的毛巾捧着瓦罐,福珠提着食盒,天寒的很,热菜拿到外边转一圈油就凝固了。 正院里依旧冷清,门口有一颗高大的香椿树。穿过走廊,福珠见到了陆老夫人。 面前的人年过三十,陆离那双眼睛随了母亲,只是陆母那双桃花眼更温柔,眉毛像三月的春柳,笑起来春风拂面,有这么美丽的母亲,怪不得陆离长得俊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