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景象,“大家都仔细点收拾,不要惊动了小姐。” “青禾?”一阵娇柔的声音响起,只见一双芊芊玉手伸出,“来给我更衣。” “外面是在做什么,怎么这么吵?” “启禀小姐,是管家在指挥家仆收拾家当,顾叔说,世子已经向陛下提了辞官,要带顾家回江南。”青禾给顾娇梳完头,只见一张绝美容颜显于镜中。 “辞官?恐怕没那么顺利,陛下怎会轻易放哥哥离开。朝中各怀鬼胎,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我顾家。”顾娇梳洗好后,看着镜中的自己,却轻哼了一声。 “走,去见哥哥。” “娇娇见过兄长。”顾娇微微行礼。 “好了,这怎么还行上礼了,都是自家人。”顾栏拉起行礼的顾娇。 “你这样行礼可是折煞我了。”顾栏调笑着说。 顾娇笑着回答:“哥哥可不一般了,位列丞相,娇娇哪敢不拜啊。” 顾娇坐在桌前,似有话说:“听说哥哥递了辞表,那陛下答应了吗?” “目前还没消息,不过我去心已定,谁也拦不住。你放心,我肯定能带着你和族人离开京城。”顾栏握紧妹妹的手,眉眼间尽是坚定。 顾栏看向妹妹,“顾家为了大历鞠躬尽瘁,我们的父母因此离开,如今偌大的顾家嫡系只剩你我二人,我答应过母亲,定会护你周全,顾家军战死数万人,我们顾氏实不该落个灭族的下场。” “况且,我已入朝三年,助陛下登位,铲奸处佞,现在也是时候离开了。” 顾娇放下碗筷,看着顾栏,神色严肃,“兄长如今要事事当心,如今有人觊觎兄长手中的权力,我担心,此事不会顺利。” 顾栏看向妹妹,“放心,三年前,在漠城之时,我便对陛下说过,我终有一日会离开京城,带族人远离纷争。” 顾娇心结难舒,当初援军为何来的如此晚,光王谋反以至于援军迟迟未到,可堂堂大历王朝,又怎会抽不出一支军队来驰援? 只有当时的太子殿下,如今的武安帝李潜,在解决光王一事后匆匆赶来。 三年前,她决意与李潜恩断义绝,也不想见外面那些人伪善的嘴脸,于是三年闭门不出。 她也不知道,她这样做是在惩罚谁,或许是她自己,又或许是李潜,更多的是想找一个可供发泄的方式。 她的兄长对朝廷早已失了信任,他既已履行对父亲的承诺,助李潜坐稳帝位,现在也该全身而退了。 皇城内。 李潜正看着桌上的奏折,眉头深皱。 自从顾氏兄妹随他回京后,顾栏拜相,这弹劾顾家的折子就没少过。 那些满口大义的官员本该呈交一些利国利民的奏疏,如今却一个个剑指顾家,说顾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兵权,恐日后谋反。 而这些人敢公然上书,不顾后果,必然是有人指使。 只是,三年了,他和顾栏一直没能抓到幕后推波助澜之人。此人善于蛰伏,不可不防。 一阵风吹过,暗卫上前禀报,“陛下,如今京中对顾家的传言愈演愈烈,我们还没查到幕后主使。另,顾家正在收拾庭院,准备迁居。” 李潜一愣,这顾栏是铁了心要走,他还没同意他走呢。还有顾娇,他不能放她走,她不能离开。 顾娇,我们是时候该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