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是再好不过的了。 两认正说着,宁许也买完笔墨纸砚回来了,但…但他的衣服,好像有被撕扯过的痕迹。 宁纵半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那书铺,也同集市那般热闹了?” 宁许的瞳中多了些冷意,又在一个闭眼后退去,他放下手里的东西,缓缓到: “邻县地处低洼,又被运河包围,还有溪流无数,上个月一连二十多天的降雨,导致多处决堤,水田冲毁、旱地淹没,现在五邻镇也来了些难民。” 宁可可的认知别说没出县,就是五邻镇都还有好多没去过的地方,她迷茫地问: “别的地方地势都很低吗?还是只有邻县低?” 宁纵也有些愁容:“只有相邻的鱼粮县地势最低,但也数鱼粮县富足,人也最多。” 宁可可点了点头,宁可可突然觉得话题变了? 她看着换了件外衣的宁许,八卦之心冉冉升起,驱散了一天的疲惫: “那二哥这是遇到英雄救美,对方以身相许的桥段了?” 宁纵也掺和到:“二弟想娶媳妇了?” 两人的两句话,和无限的八卦好奇,只换来了宁许把字帖往桌子上一拍: “记得把前些日子落下的字数补回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宁许打了水,去卧房洗澡去了,只留下宁可可和宁纵两个人,在伙房悄悄地说宁许的坏话: “二哥也忒小气了,不就是打趣一下吗,还翻旧账!” “这得补到什么时候?白天这么忙,还不知道体谅人,减少些字数!” “就是就是,二哥这明显欲盖弥彰,隐瞒着什么呢。” “可不咋滴,外面受了气,回家称霸王。” “大哥,你得硬气点儿啊,你是大哥呀,要拿出大哥的威严,这字儿,咱不补了!” “那…我说也没用啊,说不过。” 一阵沉默后,两人对视了一会儿,默契地开始练字。 宁许重新回到伙房后,宁可可和宁纵也练完了字,就开始做起饭来。 宁可可的想法,又重新回到了难民这件事儿上,如今店里的工作量越来越多,着实缺个小二,雇人当然可以,但以后,有多大的几率能抛下家人跟着去京都呢? 这样看来,还是去牙行买个人回来更合适,毕竟有卖身契拿捏,以后开个分店,派去当管事也安心。 她想到这,就直接说出了这个打算,没想到宁许飞快得回了句: “四十岁左右的婶子可以,其余的没必要!” 这话说的,明显有故事啊!宁可可和宁纵的眼神再次锁定了宁许。 对方见势只能解释到: “外面有难民,但难民并不代表好人、善人,我这就是被人扯着求银钱求收留才晚回来这么久。 虽然有衙役出面,但他们还是看到谁逮谁,你们这几天出门也得注意,遇到卖身葬父的时候离远点,大多是人贩子或骗子的把戏,就算是真的,镇上明天也就开施粥铺了。” 对此,宁可可和宁纵也赞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