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军师吗?” 缪泠:“没有的,我才不问你的事儿。” “你问问嘛!”他撒娇。 “那我问,想我没?” “特别想。” “怎么特别?” 特别没有意义的废话,俩人一来一往说得兴致盎然。 陈颖、常辛、周非和培忻围着车窗一侧包个半圆,生怕被别人穿插过来偷听了去。 人家偷情至少等到月夜西厢窗下,他们倒好,大街上“想来想去”…… 姨母一家主仆一大群,住进刺史府肯定不方便,便给他们在外头找个院子安置。姨母怕这样两家要生份的,便推陈时桦,说让她在国公夫人跟前学做事。 姨母:“我就剩这一个孩子,想她能有出息,如世子那般坚强、威风,将来能保护母亲。” 这话说得国公夫人无法推辞,便只能答应着。孩子还年轻,也许还能养好。反正她没有女儿,养着也新鲜。 本来应该在后院设宴让女眷们招待缪泠,但她是世子,要跟宵刺史一起谈正事儿的。如此,后院开席,客人只有姨母一家。 大少夫人以及两房侍妾们都有点儿失望,她们想看信武侯世子,第一个女世子呢! “听说世子今天穿一身鲜艳的粉,比桃花还灿烂!”女眷们热情讨论着,想看。 一如缪泠所料,消息传得可真快。但传言是说从京城来了一位小姐,这么说也没错,但其实是歪打正着。乌城百姓认为,好东西一定是从京城来的。 大少夫人把话题拐带一下,夸道:“表小姐这身水色襦裙也是稀罕,乌城做不出这样清透的颜色。” 陈时桦也不拿乔,坦白道:“世子张罗的,我们这一路逃难,丢掉许多家当。” 怕气氛低沉,她快速接着说:“世子和宵刺史给姨母、各位嫂嫂们准备了礼物的,其中就有不少琼州制的丝锦,各色花样都有,大概不久就会送来。” 正说着清荷就带着礼物进来,有成衣、布匹,还有十八支凤钗。国公夫人惊叹一句:“这凤钗真亮!” 清荷介绍道:“金匠手巧,这细细一根尾羽看着光滑,其实有十六个折面。反光面多,便呈现出亮闪闪的效果。” 侍妾们有自知之明,凤钗珍贵应该没她们的份儿,她们戴着这么大凤钗也不合适,因此只是围着那些衣裳打量。 国公夫人有些惊讶,府内女眷加上妹妹及其女儿、儿媳,还有一位客居的王小姐,正好是十八个人,缪泠这意思莫非一人一只? 是不是太抬举妾室? 她把国公府人员情况摸得这么清楚?又或许,只是取个“十八”吉利数? 在大家的一片赞赏声中,清荷又拿出两幅字画,是指定送给国公夫人和大少夫人。都是名人字画,也是值钱,但不会像金银财帛那样俗气。 清荷按着字画寓意说一些吉利话,然后接道:“理当小姐自己送上更有诚意,但前头不知道何时能散席!” 一副《松鹤野趣》,一副《清荷蝶戏》,雅致、寓意好、又贵。国公夫人不贪但是满意,觉得缪泠做事挺成熟。 大少夫人脸色有些不好看,她心里还是会暗暗跟缪泠较劲,便有些找茬似的问一句:“这是世子送的,还是刺史大人送的,还是一起送的?” 缪泠流浪小半年,刚刚册封世子,诏书都没拿到手,哪来财力张罗这些? 清荷:“世子和刺史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