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老爹的做法。 如果老爹在,一定会先救人。 虽然不喜欢当县令,但老爹当得称职,不会将溺水百姓弃之不顾。 孙校尉很有经验,往码头一站亮明身份,自称顺王府亲兵路过此处。 既然本地县令跑了,那么大家暂时听他指挥。 他没有穿官服,但自有一份官爷气度,很有说服力。何况,此时大家真的很需要一个人振臂一呼,带头做事,振奋人心。 即便没有顺王府的名头,一个气质不凡、言之有物的平民英雄站出来,大家也会听话配合。 既然孙校尉是王府亲兵,那么马车里肯定是王爷家眷咯!为了表示感谢,一位老婆婆过来狠狠磕头。 缪泠不知道要不要下车寒暄,急得鼻尖冒汗。 这样算冒充顺王府吧! 孙校尉扯出顺王是为了隐藏缪家行踪,她理解,而且给予充分肯定。 可是,她本人干不来冒充这事儿呀! “老婆婆怎么了?”缪泠隔着窗子轻声问。 老婆婆哭得太大声,说话太急,她听不清。 “快起来吧!”缪泠又说。 反正不管什么事儿,不能让没犯罪的老人家就这么跪着。 家丁走近了回答:“这家孙子刚被校尉捞上来,来谢恩的。校尉说自己只是听令行事,老人家就来这儿磕头。” 缪泠听懂了,学老爹的语气大声说道:“为百姓做事,应该的。老人家受苦,是我们来晚了。” 然后,她贴着窗缝呜呜咽咽:“你快让她回去,我害怕!” 母亲和表姐睡成一团一团,像鹌鹑。 老婆婆长跪不起,她一个人应付不来。 小弟总想往外跑,她拦不住。 急死了! 怕什么来什么,哗啦一下车门被撞开,小弟趁她分心时连滚带爬跳下马车。 无奈,她只得跟着跳,一边喊着:“不许走远!” 好在他们逃亡时匆忙,一路直奔沿海,没用上乔装打扮换粗布衣衫的套路。 姐弟俩这一身锦缎,勉强也能冒充一下王孙公子吧! 其实缪家也不差,老太爷是信武侯,曾是大将军。 将军有很多,但能被称为大将军的开国至今拢共也没出过几个。 也不是普通的侯爷,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万户侯。夸张的说,大尚有一半江山都是太爷爷打下来的。只是如今半退,不掌实权。 本朝废除旧的封爵制度,改行王、公、侯三等爵。 缪家不说极贵,但起码也是凤尾。 相对百姓来说反正就是王公贵族了,看着都差不多吧!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爷爷战死、大伯战死、二伯断臂……再然后太爷爷就甩着拐杖把家中所有男丁打进文官行列。 然而,没一个是做文官的料,如今信武侯府是有些没落了。 “多谢郡主,多谢世子!”老婆婆正被劝着离开,见缪泠下马车,扑通一声又开始哭拜。 什么世子、郡主?瞎说! 顺王府世子已经好大年纪,在她离京之前就已经娶妻。 信武侯府则没有世子,爷爷曾经是,后来战死;大伯曾经是,后来战死;二伯说自己断臂撑不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