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会儿里头也唱起来,很是热闹非凡。 由此几日,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满座,宝钗管家自然不得闲,湘云倒是径直往黛玉房中去了。 “我来时原还担心你的,咱们上一回见,还是在郑家。”湘云心中也是感慨的,小时候她与黛玉总是有些口角,却都是小女儿之间的吵闹,彼此都是较真的性格,要说让不得人,也不是,只是因为亲近,反而样样都要计较,说什么也不必顾忌。后来宝钗来了,处处让得人,又周到又妥贴,她跟着叔叔婶婶长大,和家里妹妹们关系也好,只是妹妹们年纪更小一点,她在家是姐姐,要让着妹妹些。宝钗这样好,她便想着若真她亲姐姐就好了。 如今回头再看,却有几分可笑:“若是论情分,咱们原比她们好些,那一日中秋联句。”说到这里,湘云忍不住叹息一回。 反而是黛玉笑着说:“怎么今儿你倒是变得如此伤感起来。” “我那时候想,怎么是宝姐姐搬出去了,哪知道会有今日。”湘云那时还真以为抄检之事,惹得薛家气恼了,宝钗是有母亲有哥哥的,黛玉吃了亏,也只能忍下,宝钗直接走了,可不就是摆明了对府里的恼怒。如今再一想,或许,那个时候,王夫人与薛姨妈就已经议好了亲事,不过是趁机搬出去罢了。 过来之前,湘云其实还是有几分担心的,虽说在郑家见到黛玉时,黛玉比旧年看着气色还好些,可连她都觉得自己被愚弄了,黛玉会不会把事情搁在心里,又闷着了,现在认真打量黛玉,却真的没有半分愁容:“我瞧着你气色倒是比以前还好些,可见是真的想通了,这才好呢。” “劳你记挂着,真没事儿的。”黛玉能感受到湘云的一片真心:“你这些日子可还好?” 湘云两手一摊:“也就那样。我们家的情况,也从来没瞒过你们,如今也不过是照旧过日子,只是不比往年小,不能总到这里来偷懒。”她并不想诉苦,何况,自打金玉良缘的亲事定下来,她再拿黛玉与自己比一比,就知道自己其实算是在福窝里长大的。叔叔婶婶待自己并不比亲生女儿差,若说她的父母留下的家资,可万万不敢跟黛玉比。老太太那么疼黛玉,却也没有法子。 湘云想起刚才在席上,可没见到王熙凤与平儿:“怎么今日这样喜事,凤姐姐倒是不见?” “她病了。”黛玉自然是不好将那些事情告知湘云的,她作为寄居的客人,本来也不该知道那些事的,何况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湘云又不比她,不必长住,知道不知道,也不妨碍,不如少知道些,还省心了。而且,她也没说慌,王熙凤也真的病了。 湘云一听,便说:“琏二嫂子一惯照顾我们,我既来了,也该去看看。” 黛玉之前已经去看过两回,如今湘云提了,便说一同前去。 两人一路聊天,说着无关要紧的事,王熙凤与贾琏住的院子,本就不远,很快便到了。 平儿听见她们来,忙迎了出来。王熙凤靠在引枕上,一改往日张扬的打扮,素面简装,头发上只插了一枝珠钗,面色瞧着并无不妥。 王熙凤忙谢湘云有心了。 湘云也是个聪明的,哪里能看不懂,陪着王熙凤说了几句话,她就知道这里头必然有些缘故的,不过她也只是亲戚家的姑娘,更不能说什么的。 晚间才悄悄问黛玉,黛玉不好说,紫鹃是贾府的家生子,想着湘云与贾母的关系,只拿贾琏国孝里娶尤二姐之事是王熙凤派人告官的说的,尤二姐之事,当初闹得那样大,湘云又正好在贾家玩,也是知道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