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若自己一时疏忽,恐怕自己就落入南安太妃的陷阱中。 …… 屏风的另一边,北静王已经返回到达王府,此时的他心花怒放。 如今的忠顺亲王和忠顺王妃因私自种虞美人而被关押在皇城中,非召不得出。 北静王太明白如今圣上的疑心,只要这疑心的种子种在心里,那么忠顺王府这辈子也难有出头之日。 他接旨下令关了忠顺王府,并把忠顺王府的亲兵一并入宫中,只为了消除圣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回府正是宴会的时候,北静王换上常服,到正厅里来。此时的秦羽正用酒灌醉那男子,欲打消男子的不轨之心。 北静王也是个爽朗大方的,他命小厮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诗题,分别挂在屏风的两边,说有会作诗或想作诗的,可以从前台拿起笔墨来写下,若写得好的,自然重重有赏。 这些宾客都是京城著名的文人雅士,几杯酒下肚,越发起了诗兴,都争着要去看诗题。 与男子那边的嚷嚷不同,女子这边就显着安静许多,虽说是权臣家的千金,但因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她们大多专注于女人份内之事,这些作诗不过是写着玩笑罢了,故大部分女孩并无太大信心参加。 再加上京城著名的女大诗人在场,那些姑娘们也明白自己不过是做个陪衬罢了,因此对这诗题不太上心。 倒是薛宝钗跃跃欲试,她拉这一个女孩的衣襟,一同上前看这诗题。随后便到前台拿了笔墨,到离北静太妃最近的桌子处开始一面思考,一面写诗。 宝钗的心思众人都清楚,不过就是想着在两位太妃面前表现自己的诗才。有几个见宝钗带了这个头,内心也有表现之意,也上前看这诗题。 一两个女孩见这诗题,摆摆手离去,口内说自己没这个实力,剩下的那几个倒是也拿起笔墨开始写诗。 王熙鸾轻轻推黛玉,笑道:“听闻林妹妹诗才也不错,为何不上前拿笔墨。” “姐姐这话别打趣我,我也不过是信笔涂鸦罢了,比不得什么班昭,蔡女,有那样的本事。”林黛玉不想出头,便推辞道。 “刚才是谁还在院子里叫我看什么李杜,现在却这诗也不愿意做。”王熙鸾笑说,就要拉起黛玉的手起身。 傅秋芳此时也在宝钗不远处,她也拿起笔墨写诗,听见黛玉与王熙鸾之间的对话,抬头对黛玉道:“听闻你们贾府里有个神仙似的妹妹,能作着一手好诗,我以为是你,没想到竟是旁人。”说罢朝宝钗的方向努努嘴。 听见宝钗替去了自己的名声,黛玉心里不是滋味,心中思忖着这其间的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