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骂骂老大和老三家的。 就算二房走了,每月十两银子他们老两口吃香喝辣还能剩下不少,到她这个年纪就想吃好喝好有人伺候着,要是去了京城连肉都吃不上,话也不敢说,那还去做什么? 萧老爷子终于开口了,沉声问:“那庄子呢?” 萧景瑜:“庄子本就是庄头在管着,以后继续。我家在村里那十几亩地,爷如果您想种,可以给你们种着。” 他们既出自农家,田地和庄子便是根本,豆腐坊可以送给村里,庄子不会,同样也不会送给老宅,哪怕只是借种也不行。 以老宅众人的品性,今日说借种,明日就会被他们贪墨了去,等二人以后真的告老还乡,恐怕也拿不回来了。 庄子那边村长答应会让萧老大帮忙照应,庄子上产的粮食一并卖了,银钱等萧景瑜回来再给他。 萧老爷子老两口甚是不满,但自知在二房这里讨不到任何好处,还怕闹僵了那十两银子也没了,黑着脸半天没说话。 最后,萧老爷子沉着脸道:“我们老两口可以不去京城,但你要做官了,就挑个堂兄弟带去京城,身边有个自家人帮持着才好。” 萧老爷子想的是,哪怕自己不能在旁边看着,也要找个自家人看着萧景瑜,二房在京城有什么动静及时递个信回来。 只要他们老萧家和萧景瑜中间还有个人牵着线,那便还是一家人,他们总能跟着沾光。否则萧景瑜出去久了忘本怎么办? 萧景瑜自然明白老爷子的想法,不过这个条件他也能接受。 一是他从未想过和老宅那边断了关系,说到底还是一家人,这样能让老两口安心也无所谓。 二是他在外确实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自己人跟在身边帮忙做事,外面哪怕买的小厮,也不一定可信。 所以他痛快答应下来,选了萧三叔家的老二,萧四郎。萧四郎今年十八岁,尚未娶亲,是老宅里难得的老实人,也是老宅唯一没有欺负过他们一家的人。 萧老爷子的气这才顺了一些,脸色也缓了:“这才对,有什么事合该想着自家人,你既然走出去了,那就提携一下兄弟,能提携一个是一个。” 这种时候自然没人跟他争论,沈青栀笑呵呵应着,只要老两口满意了,歇了折腾得的心思就好,给他个面子又如何? 老两口面前安抚好,萧三叔两口子也算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大房,不过被萧老爷子压下了。 家里这边安顿好,又去拜访了曹县令和曹掌柜等人,一家人慢慢悠悠回了京。 还是原来的宅子,萧四郎住在前院,沈青栀夫妻把正房让出来给曹蕙兰住,两间西厢房他们夫妻住一间,另一间做书房;两间东厢房桐桐和妞妞住大的,二郎住小的。 虽然不算宽敞,但一家人在一起,热闹又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