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绝望的时候伸出的援手才更让人印象深刻。 太子获救后,思虑再三——这里边还是少不了周围琳琅所这群人的怂恿,诸晴这次派过去的人,各个都是跟着诸涪混的老手,对着这份“从龙之功”垂涎欲滴——还是打算跟他已经显出昏聩苗头的父亲争一争。 于是他写下数封密信,分别送到闵都一些人手中。 太子在朝多年,也不是全无经营的。 当年改制时,多少人试图撺掇太子,都唤不起这个太子之位稳固的人一丝一毫对权力的渴望。 他就像一个毫无野心的臣子,等待着这个位置安安稳稳传到自己手上。 可见有些事情,不痛在自己身上,是永远不会想要反抗的。 太子的决心,是诸晴这场棋局里的最后一子。 有了它,局势便彻底定了下来。 ——即便最后也未能说动太子,帝王“急症而亡”也并不难,只是要赶在贤贵妃生产之前,时间太赶还是有些风险。 哪里比得上现在、最好的局面,在这样的乱局里,失踪些人——特别是太子潜在的政敌,再容易不过。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站在建兴帝面前的二人听完他的话,诸晴率先开口道:“闵都内数万精兵,混进来些许宵小不成气候,只是龙体要紧,还请陛下暂且移驾。” 建兴帝看向诸晴道:“如今林宫内有多少叛党?” “不过千人。”诸晴回道。 建兴帝深思一番,道:“你们带上些人马,送朕和贤贵妃出宫避祸。” 他并不放心待在宫里,即便诸晴说林宫中的叛军不过千人,但她自己都说不清琳琅所有多少人与穹王有所勾结,建兴帝如何能安心待在宫内? 诸晴微微垂下的眸子微动,站在一旁装木头人的林宫卫领军隐隐显出几分慌张来。 好在建兴帝此时心中急切,没能注意到他的好将军神色不对。 他们原先的计划,便是将建兴帝引到相对而言更为偏僻的璇庆宫。 待帝王大行后,那里还有一个现成的角色可以背这口锅。 诸晴在玄昭擅自违背她后依旧将这号人留下来,就是为了这么一天。 只是看起来建兴帝并不觉得这场混乱能持续多久。 在他看来,今夜结束便差不多时候平乱了。 一晚,对于诸晴而言,也只有这一晚的时机,夜长梦多、时不我待。 只是越到最后关头越不可轻举妄动、自乱阵脚。 诸晴沉默片刻,低头应下,道:“请陛下稍等片刻,我等前去召集兵马,护送陛下出宫。” 得到帝王首肯后,诸晴与林宫卫领军立刻折身出去“召集部下”。 行在宫道上,确定周围无人后,林宫卫领军方队诸晴道:“现在如何是好?” 诸晴泰然自若道:“无妨,如今宫中人多眼杂、混乱无序,带着陛下躲避交战之地、绕行出去再正常不过。” 她复沉思着,抬眼瞧见前边是琳琅所的人,便吩咐道:“遣数十人,打着‘妖道误国’的名号,将璇庆宫内的玄昭撵出来。” 诸晴回忆着脑海中林宫的地图,在芳翠宫与璇庆宫之间选定一个位置,又道:“便赶到长圆殿以北。” 建兴帝既然要出宫,路上捎带一个玄昭也不是什么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