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娘心细,当然能发现何如对此事的不上心态度,但她也没说什么,只是轻声唤玉姑娘过来。 玉姑娘莲步轻移,柔弱无骨的向何夫人行礼问好。 这样子叫何如想起了诸晴。 无论如何,诸晴是诸姓皇室出身,礼仪学得极佳,举手投足间皆有一股风骨在。 当年她初嫁何家时,何如并不知道诸晴身怀武艺,诸晴对此事也略作隐瞒,在何府一向是大家闺秀做派,行走间娉婷绰约,但丝毫不会给人柔弱之感,像是她始终穿着一根筋骨,随时可以绷紧,变成另一副样子。 何夫人扶起玉姑娘,扭头看见何如看着人家发呆,十分失礼的模样,赶忙拍了他一下,使他回神。 她正要把两个小辈凑一块说说话,一个耳熟的声音穿过院子到她耳畔。 “姐姐!”曾氏快步向他们走来。 ——曾氏对何夫人的称呼,已经由“表姐”彻底变成“姐姐”。 何夫人笑脸相迎,嫣娘面色却有些难看。 她不喜欢这个妯娌,算计心太重逆骨,天天在她女儿身上动小心思。 只是嫣娘转念一想,她现在不也是在“卖女儿”吗? 这样的想法叫她不由得心生悲意,对曾氏虽是挤了个笑出来,眉间还是一副愁云惨淡的样子。 曾氏也看不上嫣娘。 特别是这个时候,对着她笑得比哭还难看,一副多不欢迎她的模样,叫人实在倒胃口。 若不是她生了个出挑的女儿,在族里对她而言又是最“合适”的那个,她才不乐意为嫣娘辛苦张罗呢。 曾氏来之前就小心观望过,可怜她前边给何夫人赔了那样多笑脸,挽回了几分她们娘俩在何夫人心中的印象,结果只是叫她们单独相处一会儿,竟将事情弄僵成这副模样。 眼见着何夫人将小辈叫来,是要下“最后通牒”的意思,而这两个小辈,一个看模样就没这心思,另一个腼腆羞涩,怎么可能成得了? 无法,曾氏只能出声打断她们。 她很是“豪爽”的说说笑笑,拉着这些人边走边聊,心里琢磨着该怎么办。 无论如何,她要把自己这个侄女儿嫁到何家去。 在行到一处水塘时,曾氏心下生了个歪主意。 她以行走得累了为由,要在这附近休息一二。 其余人自然没别的意见。 他们便去到亭子里歇脚。 歇了一刻钟,曾氏起身,对玉姑娘道:“我看那边的荷花开得正好,乖侄女儿陪我去看看?” 玉姑娘不知道曾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与母亲对视一眼后,乖乖跟了过去。 曾氏领着玉姑娘行到亭子的侧面,小声对玉姑娘道:“好侄女儿,你跟婶婶说句实话,你是不是真心要嫁何如?” 玉姑娘犹豫着点点头——其实她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想法,只是母亲、婶母都是这样的想法,她便接受了。 下一刻,玉姑娘感受到一股推力把她推向荷塘,她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傻了,手忙脚乱却拽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借力的东西。 “落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