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过我私以为宣姜身不由己,便是骂她,也该骂她同公子朔搅弄风云,致使国政不宁。” 她抬头见何如神色僵硬,笑道:“你若想夸我容姿,不如去背背《卫风·硕人》?” 何如却像是沉在宣姜的故事里出不来了,还在敛眉深思。 诸晴收敛了笑意,道:“你若是对东周的故事感兴趣,可以去买《春秋》及其集注来看看。” 这一句话给何如的惆怅吓没了,他赶忙道: “不了不了,我诗经还没读懂。” . 雁城的新知府程赋真是个热衷于举办活动的人才。 他立秋办了个庆典,到了中秋又打算再办个中秋佳节的庆典。 诸晴以笑谈方式,从何城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度怀疑程赋不会想要一月一庆典吧? 她甚至怀疑:莫不是在闵都夜以继日处理公务,到了雁城又忙忙碌碌的收拾烂摊子,程知府被这种从不到点散值的职务逼疯了,是以每月都搞个大活动,美其名曰:“安抚百姓。”实则给自己捞点休养生息的日子吧? 地方官员要举办大型集会、庆典,需要向礼部告请。而且朝廷一般不会给拨款,要官员自己想办法。要么自己掏钱,要么向本地乡绅募集。 因为雁城的特殊情况,上次的立秋庆典,陛下特批让礼部给雁城拨了款,以安民心。 结果不到半个月,程赋的请办折子又递了上来。 建兴帝看着程赋的折子,笑骂道:“这小子,莫不是吃到甜头,想再掏点拨款?” 一旁的内侍不知道陛下是怎么个意思,不敢说话。 皇后却闻言,抬头道:“雁城的折子?” 建兴帝将奏折递给皇后,皇后扫了一眼其中内容,笑道: “他是干实事的人,雁城初夏叛乱,影响耕种,立城之本养马也被王伏、程旦等人毁的七七八八,他这是在借庆贺之意充盈府库,以迎严寒。” “主动从国库掏钱补贴地方的,他算是本朝第一人。”建文帝将皇后放回来的奏折拎到一旁。 “未雨绸缪。”皇后又说笑道: “说不定他九月还要办重阳庆典,十月还要办寒衣祭典。” 建兴帝嗤笑一声,敲了敲这份折子,道: “办吧办吧,他来多少朕批多少,就是不给他拨款,看他从哪儿掏银子。” 皇后看建兴帝这般耍脾气般的话语,笑道: “雁城可还有一个何城呢,只希望程赋不要把人家家底掏空了才好。” 皇后说完,忽觉喉间泛痒,闷声咳嗽起来。 建兴帝本还想取笑一番何城,听见皇后连声咳嗽,什么想法都抛之脑后,赶忙起身扶着皇后关切问询。 “叫太医来!”建兴帝对内侍道。 皇后抬手止住他,缓了口气道:“老毛病了,不必兴师动众。” 建兴帝一向拗不过他的发妻,只好温声细语的哄着,将满桌的奏章搁置一旁。 . 不过几日,程赋便收到陛下的准奏,红光满面地跑来官邸,然后吃了何城一记闭门羹。 何城原先算了十来天才把立秋的账算明白,这会儿不光要找他来算账,还可能要他出钱,占的还是他下值的时间,他才不想搭理程赋。 程赋也不恼,他倒是乖觉,知道自己做的事不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