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一阵飞马而过,一个男子朝此处狂奔而来。 “观音,观音!” 他瞪着那少年目眦欲裂,上前就猛挥一拳。 “哎哎哎,别激动、别激动。” 高玉抓着来人的手:“你谁啊你?” 我辛辛苦苦救回来的人,你别就这么给我搞死了。 那躺在地上、刚捡回一条命的少女挣扎着坐起来:“哥哥,我……” 闹了半天,高玉这才搞明白了,这果然是一场殉情啊。 这位少女和他哥哥姓郑,正是出自大名鼎鼎的荥阳郑氏。 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乱世民风奔放一些,尤其是北朝也有像高欢和娄昭君这样私相授受的。可一般人家的姑娘还真没有这样的魄力。 但这位郑姑娘却不一般,与家中仆从私定了终身。 “你为什么要救我们?”郑观音哭泣道,“为什么不让我们直接死了算了……” 这叫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啊。 不过比起那些情侣殉情殉到一半,其中一方突然后悔的,他俩这样的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说起郑观音这个名字,她差点儿以为到了唐代。李建成的太子妃也叫这个名字。 玄武门之变后,郑观音孀居于长乐门,抚养幼孤。竟到高宗年间才去世,活了七十八岁,实在高寿。 不过据说长孙皇后的小名也叫观音婢,可见“观音”一词,大概就跟什么“梓萱”“梓雯”一般,是这个时期女子的常用名。 郑为大怒,拔剑要杀了妹妹那少年情郎。 “不要!”郑观音抓着他的手,死死不让。 “你疯了不是!你的婚事早就定好了,你现在说不嫁就不嫁了,还与别人私奔,你不要命,你也不想想父母兄长的命?” 高玉插嘴:“这个婚姻大事还是得两情相悦,实在不行就解除婚约算了。我看你们家也是蛮有钱的,花点银子不就搞定了么。” 郑为生气说:“你以为她许的是一般人家吗!” 不是一班的,难道是二班三班的? 郑观音说:“纵然他是宗室,那又怎样。到如今还不是连个爵位都没有。” “再不受宠,他也是姓高的。” 兄妹俩闹了一阵子,郑为让人把妹妹拖到马车上,转身说:“多谢姑娘,援手不知姑娘尊姓大名,改日定上门拜访。” 高玉嘿嘿:“我姓高。” 听刚才郑哥哥的说法,看来眼下还是北齐无疑了。毕竟上下五千年,再没第二个皇帝姓高的了。 冤孽啊! “那个……”她竖起一根手指解释说,“我的这个高和他们的那个高,那不是一笔写出来的高字。” 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最讲究名望和家世门第,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多少年后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魏搞汉化的时候,好的不学、尽学些糟粕,自己也搞起门阀来了。 高欢发达了之后,自己就往渤海高氏那边靠,后世基本上认为是冒姓,不过冒不冒的不重要了,皇帝要入你们家的族谱,你还能说个不字? 高玉说:“要不,借个地方让我换身衣服?” 她这全身湿漉漉的,别到时候感冒了。 郑为让人把那少年绑了,高玉就坐上了郑观音的那辆马车,拿了她一套衣裳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