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到位之后,造纸工坊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打纸浆、舂臼、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 每一道工序都由宋云书亲自示范之后,才开始分小组分配任务,再由宋云书觉得很有天赋的工匠分组领头,直接磕磕绊绊的开始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任务。 造纸工坊中便也还算得上是有条不紊。 伐木工每日黄昏会送来大量的竹子以及其他树皮、树杈之类的原材料。 而负责打浆的工匠们需要将打出的纸浆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中去。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过滤,使得纸纤维在竹帘上能够形成泾纸膜。 抄纸的工匠需要一直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的动作。因为工匠的手法并不娴熟,所以抄出来的纸有的过薄,有的过厚,还有些直接破损失败。 出于对效率的要求,宋云书的容错率自然而然地跟着提高,还佩戴着效率提升光环帮助工匠们加速生产。 她在现代时的古法造纸,每个工匠每天不过能生产三百到五百页,如今在古代借助着系统道具还能将产量翻上三四倍。 宋云书走到用来焙干纸张的土墙夹巷边,用轻细的铜镊挑了挑炭火,保证炭火的温度维持在不高不低的程度,能够将一张张贴在墙上的湿纸慢慢干燥,又不会燎坏纸张。 负责看守焙纸夹巷的几名工匠看见有纸张干了,便要赶紧取下来,摊上另一张湿的继续烘焙,直至干爽。 宋云书指了指炭火,轻声警示:“要一直保持这个燃烧程度,不要太猛烈了。” “是,东家。”几个工匠干干脆脆地应下。 旁边的案桌上放着几叠新鲜出炉的纸张,入手时还残留着一点温热。 宋云书拿起一张,忍不住露出个欣慰的笑容。 这样的纸张还残留着些细微的杂质,纸张泛黄,不够柔软,纵然比之现代工艺还有着许多的不足,但在这个朝代已经是创时代的技术革新了。 【滴,恭喜宿主完成民生支线任务三:造出第一张纸 1/1。获得任务奖励:里程碑。】 【开启民生支线任务四:纸张使用覆盖面达庐江郡75%,任务奖励:活字印刷术。】 好几天没听到系统的电子音,倒是有种莫名的亲切。 宋云书心情愉悦地带着几沓新产出的纸张回了竹下斋。 * 竹下斋内。 今日的竹下斋来了一位难得的贵客,十五六岁的女郎衣着华贵,广袖翩跹,绕着竹下斋摆放竹简书帛的架子转了又转,很是不满地蹙起了秀气的眉。 侍婢赶紧奉上一杯茶,那女郎却没接,转头看向跟着她走了半天的雁娘。 “你们铺子里的书帛怎么都这么厚重?用的帛也不大好看。” 雁娘捏了捏有些颤抖的指尖,努力学着阿姐的样子微笑:“庐江郡是小城,我们铺子里用的书帛底料已经是最好,再也寻不出更好的了。” 女郎哀叹一声,仍旧不大开怀:“果然还是南都的书铺好,都用上薄如蝉翼的绢纱制书了,江南学风浓厚之地却还用这种东西。” 南都是本朝的双都之一,自十数年前帝王迁都自荆安,改荆安为南都,是为新都。 十数年来,南都作为九州通衢之地,早已遍地繁华。 雁娘想了半天也接不上话,只能干巴巴地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