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认字过,《法华经》上的簪花小楷结构宽绰有余,圆润挺拔、娟秀整齐、顿笔和提笔用得恰当有力,如果不是能写得一手出色的簪花小楷,在棉帛上肯定是绣不出这簪花小楷的韵味。” 阮欣月为什么如此笃定自己的《法华经》能入得了皇家人的贵眼,除了《法华经》在粤绣史的地位外,更重要的是她自己花了很多心思。 她知道当朝女子中最流行的字体就是簪花小楷,所以她就用热消笔将法华经第七卷的经文全用热消笔以簪花小楷字体抄道棉帛上,当时为了将这些簪花小楷字体写好,她花的时间甚至比绣的时间还要多。 太后的这一句话让阮欣月对她的好感蹭蹭蹭地往上升。 因为她用《法华经》绣画来竞选皇家祭祀大会的民间祭祀品,就是为了让皇家人注意到粤绣这种刺绣,能接受粤绣、喜欢粤绣、用粤绣织品。 她感觉自己绣制《法华经》所付出的努力、心血、所展现出来的才华才能在太后的这一句中得到了肯定。 “回太后,民女小时候家里的生活还过得去,家父就专门给民女请了老师教认字。后来家里生活跟不上,也就断了。近半年来,家里弟弟启蒙,我闲着无事,就每天跟弟弟一起练半个时辰的字,才重新将这簪花小楷拣了起来。” “好!好!好!阮家出了个品性坚韧的好女儿。赏!”太后看着眼前的女子,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品性坚韧身上的影子。 听到太后有赏赐,阮欣月跪下去叩谢:“谢太后赏赐!” “起来吧!”太后让跪在地上的女子起身。 阮欣月并没有听令起来,她刚得了太后的赏赐,礼尚往来,她应该回赠太后点什么,最好是跟粤绣有关的东西。 阮欣月想起了自己进宫前各装了一组粤绣手帕的荷包,没多想就拿出来双手托举奉上道:“这是民女精心准备的粤绣手帕,还望太后、皇后不要嫌弃。” 太后、皇后都还没发话,密切关注着太后、皇后和阮欣月三人对话的王妃们、郡主们看到阮欣月托举着荷包,有些年纪小的郡主不由“哇”地发出了惊叹声。 皆因荷包上的孔雀开屏图案在亮光下发射、折射出闪闪亮光,让本就绣得栩栩如生的孔雀开屏五彩斑斓,璀璨绚丽。 太后、皇后见了荷包图案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眼底的惊艳。 太后、皇后转过身来,都对身边伺候的人点了点头,让她们将阮欣月的手上的荷包接了。 “起来吧!”太后再次让阮欣月起来,转头对皇后说:“皇后,阮小姐难得进宫一趟,你安排人带她四处看看。哀家乏了,你们都散了吧。” “是,媳妇先扶您进去休息。”皇后见太后发话,不敢怠慢。 “不用,我身边有嬷嬷照顾就行,忙你的去吧。”太后摆摆手,在一个嬷嬷的搀扶下,回了内室。 “恭送母后!” “恭送皇奶奶!” “恭送太后!” 大家见太后起驾,都连忙跪下恭送。 太后走后,皇后就开始点名:“长宁公主、安宁郡主,听说你们两个跟阮小姐算是旧识,就由你们两个带阮小姐在皇宫内走走,然后一起出宫吧。其他人没什么事都散了。” “是,恭送皇后” 在大家的恭送声中,皇后领着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