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才平和李红结婚的第三天,按照习俗,是要回门的。所谓回门,就是他们两口子回李红的家,看望李红的父母及家人。补充一点的是,张才平和李红结婚当天,李红的父母是不许送亲的。 礼物是必须有的,四合礼。 当天,天气非常晴朗。张才平和李红一人一辆自从车,带着礼物,就骑往李红家所在的红星村。 姑爷进门,小鸡没魂。李家对张才平这位新姑爷,那是盛情的款待。一顿酒宴,小两口吃的是非常满意。张才平,酒也没少喝。 嫁出去的姑娘,就是人家的媳妇。李红的父母再怎么不舍,张才平和李红还是得回张家去过日子。小两口走时,李红的父母送出好远。 星移斗转,季节易换。八六年在纷纷的瑞雪和除夕的爆竹声里,正式走进了历史的疆域,八七年的脚步以全新的节奏踏进了张才平的人生岁月的大地。 红星分校又到春季开学的时间。和以往不同的是,张才平上班这回不是一人独行了,而是夫妻同往。 二月二十七日,红星分校要求全体老师上班。 早上,刘淑芹很早就起来做饭了。她知道儿子、儿媳妇今天要上班。 张才平是被李红叫醒的。小夫妻起来后,梳洗打扮一通,便开始吃早饭。临走的时候,刘淑芹嘱咐李红路上要小心。张才平明白母亲说话的含义,李红已经怀上了张家的脉种,有了身孕。但才两个多月,不用太在意的。李红说,妈,没事,你就放心吧。 到了学校,张才平看到只有王云海一个人来了,就和他打招呼。王云海也和他们俩寒暄了一回。简单地唠了唠家常。 陆续的,老师们都来了。赵校长和曾主任也来了。大家纷纷和两位领导打招呼,问候。赵校长和曾主任也回敬问候老师们。更多地是唠些有关过年的情况。 “大家都到齐了,就开个小会吧。”赵校长说道。 此刻,老师们都按位做好了静听着赵校长的讲话。而在东边靠卷柜的两把椅子上,坐着两个年轻而陌生的面孔。老师们不时地把目光投向他俩。 “这年也过了,节也过了,一晃,又上班了。时间过的真快啊!听大家说这年过的都挺愉快的,我心里替大家高兴啊!”赵校长说到这,停了一会儿,他拿出一盒“大前门”烟,打开封纸,一下抽出好几支。 “哎呀,校长要发烟呐!”杨亮插了一句,话音不小。 赵校长就笑了,说:“你明天别叫杨亮了,叫杨修吧。我这还没行动呢,你那就知道了,哈,哈。” 大家也都笑了,心里都为赵校长的幽默点赞。对杨亮的聪明和勇气也点赞。一般情况下,校长讲话是不能插话的。杨亮之所以敢插话,因为:一是他和赵校长的私人关系密切,寒假时候他还到赵校长家坐过客,喝过酒;二是,新年刚过,快乐的氛围还很浓郁。两个因素,杨亮觉得赵校长不但不能怪罪他,还会在心里夸他会调解气氛。实际上,赵校长就是要这种效果。他不想把开学的第一次会议开的严肃,紧张。 “来吧,杨亮,你给大家把烟发一下,会抽的都抽着。” “遵命。”杨亮边说边起身向赵校长走去。 “会抽的都抽着,可别抽瞎了,这不光是好烟,还是校长的一片心意啊!”杨亮边给大家发烟,边替赵校长说着。 “大家边抽烟边听啊,按着惯例,今天提前把大家召集上来,交代些事情,就是开学的准备工作,什么搞搞班级卫生,领领书本,备备课。具体的事待会儿找曾主任办。今天有件特别的事,是咱们分校又来了两位新老师。”赵校长说到这儿,用手指划了一下靠着卷柜坐着的两位新面孔。 “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吴鑫吴老师,大家欢迎。”在大家的掌声中,吴鑫起身向大家点头行礼,嘴上说道:“以后请大家多关照。”吴鑫的声音挺粗哑。 吴鑫身高一米七十多,身材有些微胖。头上戴一顶精致昂贵的褐色毛皮的獭帽,上身着一件米黄色的超长款的毛呢大衣。那是相当的有风度。蓝色的裤管下,是一双黑色的皮靴。此刻,北疆的天气还是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