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径源流深> 第十三声:论儒家之第一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声:论儒家之第一性(2 / 2)

义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自儒家主位华夏正统,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逐渐淡去了第一教义,即淡化人与我的认知,因为封建统治者自身的第二体之性,自然希望统治的万民是愚化的,对部分儒家精英以忠孝灌之,成为统治者的智慧化囊,对万民的圣人教化,封建统治者非必要也不需要,即慢慢放大后面两大教义,即以人与人的道德约束,人与自然,自然迷信的信仰成为顺化万民的教义的主体。同时这也是导致后期中国出现许多陋习的社会根源之一。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儒家,道家,佛家能修成一体的理学思想诞生的原因,就是不断通过儒家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教义下与道家佛家达成契合的一面,让儒家的社会理想彻底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思想。  而自明一代,王阳明大通光化心学以后,成为儒家在第一教义的历史乍现,让儒家初心再现,也是那个时代最闪耀的光,王阳明也是自孔子时代以下而来第二个达成内圣外王的人。总结:作为先师,两千多年来传播的道德出源于孔子其内圣外王之体,即我所谓第三体,孔子的出世让华夏文明上了一个真正新的台阶,王阳明的心学让儒学在新的精神上熠熠生辉,而我们必须发扬。  因此,从孔子来说,大同世界真正的核心,是要达成人与我的世界,那么剩下的两体自然贯通。所以孔子心中的世界,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修成自己的第三体,做到内圣外王,那大同世界可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