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在了缺口处,左脚的鞋仍然穿在脚上。死者身高170厘米左右,在死者不断挣扎的情况下,凶手仍能将死者拖到绿化带里,说明凶手的力量比较大,身高应该在175厘米以上。 成丽雅查看了死者的脖子和瞳孔:“下颌出现尸僵,瞳孔透明,没有发白或混浊,死亡了大约2小时左右。推算死亡时间大约是早上六点左右。遭割颈,初步判断死于失血性休克。” 皮鹏未发现有价值的脚印,在尸体旁边的地上发现了两个字母:p。皮鹏觉得现场很奇怪,现场没有发现脚印。现在是冬天,绿化带以南北两侧的冬青为边界,中间的草早已枯黄,部分已经裸露出了土,但土上没有脚印。 皮鹏想到的疑点也引起了黄一为的注意,他一直思考着这其中的原因。他认为,一定是凶手破坏了脚印,而这样的泥土地面需要用什么方式来破坏脚印呢?黄一为的目光落在了这一道绿化带上,他沿着绿化带仔细地查看起来。果然在尸体倒伏位置三米处,发现了冬青枝被折下的断口。 黄一为把皮鹏叫过来,指着断口说:“你看,这个断口是新鲜的,应该是刚刚被折下的。” 皮鹏若有所悟:“找到这根冬青断枝。” 黄一为点点头:“那就找吧。你找北边这一列,我找南边那一列。” 两个人分别搜索起来。皮鹏在冬青断口向东5米左右的地方,找到了那根冬青断枝,被插冬青丛里,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那一支冬青是插进入去。根据插冬青的位置、冬青被折下来的位置以及尸体所在的位置判断,凶手作案后应该是向东走的,当然也可能是凶手伪装成向东走。土上没有脚印,说明凶手是一直退着走,一边扫掉脚印,然后站在人行便道上把冬青枝插在冬青丛里,脚印是采集不到了。绿化带里的皮鹏拿到了那枝断冬青,冲黄一为晃了晃,经过检验断冬青与断口完全吻合。冬青枝上没有指纹,说明凶手戴了手套。 案发现场向西50米向左拐有一条小路,小路两旁有三个小区,小路向南通到河营村,路的尽头在河边。附近没有天眼或监控,最近的两个天眼分别在距案发现场向东200米处和向西300米处,只能看到出入这两个路口的人。 黄一为向阎队说明自己的想法,“我推测受害人是晨跑时被杀的,凶手趁受害人没有防备,从后面劫持了受害人。受害人曾经挣扎过,被劫持到绿化带以后,然后被一刀割喉。凶手是个左撇子,受害人的身份调查主要考虑附近的三个小区。” “为什么不是小路尽头的河营村?”阎队很了解附近的地形,于是问了一句。 “死者的头发梳得很整齐,鞋子很干净,比较新,鞋底除了后跟处的泥土,前脚掌没有泥土。后脚跟的泥土是被凶手挟持时留下的。河营村附近正在修路,昨天还下过雨,如果他是河营村的——” 阎队打断了他:“他的鞋底一定有大量泥土,所以他可能不是河营的。我明白了。”然后冲李建强、谭海龙和凌霜一摆手:“走!” 成丽雅和戴家兴作了解剖,尸体尸斑主要聚集于身边后部,颜色浅淡,符合失血过多的特点,确认受害人死于失血性休克。受害人胃内食物已经全部排空,说明没有吃过早饭,上一餐至少在6小时之前。颈部伤口是从前向后割的,脸上的伤口都是从右向左割的,经比对三个伤口都是左手持刀造成的。颈部伤口是第一刀,脸部的伤口是第二刀和第三刀造成的。凶器应该是一把厚度为0.5毫米的刀,刃口很锋利。 彭鹰查看了案发时间段前后两小时的监控录像,没有可疑迹象,推断凶手可能是从通往河营村的小路出入案发路段的,但也不排除从大路两端出入。 皮鹏搜集到的痕迹检材,只有冬青断枝、死者的衣物和地上发现的两个字母p。黄一为把现场拍下来的字母照片发给了韩文君,虽然她坐的动车可能还没有到省城,但黄一为还是请她把照片给她老师看一下。黄一为作为技侦组长,他很清楚天阳市目前没有文字鉴定方面的人才,也清楚韩文君学文字鉴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