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日里的东宫讲学,成了例行公事,往往不到半个时辰便散了讲。 每日剩余的时间里,朱慈烺除了修习些强身健体的武艺,就是和东宫的几位师父,聊一聊从朝堂那边打听到的政事。 这日,朱慈烺正和吴国华等人闲聊,田存善从外面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将手中的纸条塞到了朱慈烺手里,气喘吁吁道:“殿下,皇上又有大动作了!王公公让您看看这个!” 朱慈烺打开纸条来看,越看脸上疑惑越重,吴国华忍不住问道:“殿下,可是又出了什么大事?” “父皇亲自下了旨,撤换了南直隶淮安、扬州、苏州、应天、松江、常州六府的知府。” 按大明的定例,吏部掌全国文官铨选、考课、爵勋之政,武官归兵部。除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外,内外百官皆由吏部推选。 有此规制,意在公平公正,也是在约束皇帝用人的权力。皇帝偶尔可以特旨指派,但总不能事事下圣旨特事特办,更何况,内阁还有封还驳正的权力。 苏州府刚刚发生了民变,撤换当地的官员,也算是题中应有之意。可崇祯如此大张旗鼓的撤换,就极不正常了。 即便崇祯对南直隶如何不满,一同撤换了六个知府,这等于是否认了南直隶巡抚和布政使的施政,等于是在指斥吏部用人失当,等于是在责怪内阁把关不严。 当然,对于崇祯近几个月出其不意的举动,东宫这些人已经司空见惯。吴国华用手指按了一下眉心,说道:“皇上如此大的动静,也没听内阁那边有什么意见,可真是奇怪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