樉摇了摇头,忽然灵光一闪,问道:“张天师是说可以考点别的,让工匠提高技术?” 张丰满意的点头,朱樉在自己的悉心教导下,已经渐渐开窍了。 “没错,要叫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饱。”张丰颔首道:“对工匠有表现,有创新的,要有奖励,甚至有专门的考试渠道,这就是通过上层建筑,作用于整个社会关系,提高匠人积极性,从而激发技术的革新,提高生产力。” “当然,这不止于在工部工匠中实行,推而广之,各行各业,不论农工商,都是可行,只有这般,进行宏观调控,整个大明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张丰说完,朱樉已陷入沉思,士农工商竟然在天师这里没有区别,都需要重视。 …… 朱元璋来回踱步。 朱标和朱棣两人也不敢打扰。 从生产力一直说道朝廷的科考制度,从文人一直到匠人。 这跟朝廷中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向就不一样了。 “刀耕火种一直到曲辕犁,是匠人的功劳,匠人比那些儒生还重要?” 朱元璋发出了疑问。 这跟他们一直以来了解到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朱标和朱棣两人一时间也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朱元璋仰头说道:“张天师是用一种俯瞰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 在当时说“田赋应几何”的时候,张丰就教给他们要用俯瞰的角度。 一直以来,朱元璋也没有怎么理解。 直到今天,张丰从矛盾开始推到生产力,推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再从这些俯瞰下来,看到的是各行各业,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点,这是一个全面的覆盖。 “张天师之智,端的是世上无双!”朱元璋不由赞叹了一句,接着说道:“继续往下听,咱有预感,张天师说的这些,一定能从咱不知道的方面,来解决供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