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魏逆> 第034章、门户计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4章、门户计2(2 / 3)

样;而若是没有听取,加上他的反驳也于事无济。  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待到曹真改变方略、试图自率雍凉主力从子午谷进军时,他就更无法出言反驳了。  要知道,子午谷南段的出口在东三郡呢!  也就是说,曹真督领的雍凉主力与他督领的荆襄各部进军的路线,重合了!  都是要取道黄金峡攻入汉中郡!  如此,伐蜀方略更改与没有更改有什么区别呢?  但曹真就这么“更改”了,那不是无智,而是很明确的告诉其他人,这伐蜀之意是他与天子的决策,尔等莫要复多聒噪了。  是故,司马懿还有什么好反驳的。  有这闲功夫,还不如早点督促荆襄各部作好伐蜀准备呢。  “子元,你且来看看这上疏。”  已然不再纠结伐蜀是否妥当的他,将复录书转给一旁的司马师。  是的,司马师来宛城了。  还没有出仕的他,去留颇为恣意。  而今正值残冬暮岁之际,他身为家中长子,自然也要赶来南阳宛城探亲,做一些为父送衣奉食以及禀报家中情况的孝道之事。  反正宛洛自古并称,官道通畅且距离很近,往来甚是便利。  “唯。”  恭顺应了声,司马师起身来到其父案几侧坐下,接过复录书。  就是态度有些不认真。  第一眼之时略微诧讶挑眉,旋即便一目十行快速掠过,数息便把复录书放下了。  如此作态,也让司马懿轻轻蹙起了眉毛。  有机会观摩军国大事,怎么能如此玩忽呢?  且他离开洛阳也没有几年啊,被誉为名士的自家长子,就被他人奉承得如此自傲、目无余子了?  他的反应,也落入司马师的眼里。  当即,便泛起笑颜,轻声说道,“阿父,并非孩儿对此上疏不屑一顾。而是此上疏中所言,除却秦岭谷道夏秋时节多雨之外,其余所言所论,孩儿早在数月前便知晓了。”  噫!  我儿竟早就知晓了?!  夏侯稚权不是这个月才上疏庙堂的吗?  饶是早就养成荣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司马懿,也被长子之言惊讶到了。  而司马师也没有等他发问,紧接着就将数月前与夏侯惠在陈家城外草堂相遇、对雍凉魏蜀征伐之事促膝抵掌而谈,以及后来频繁通书信无所不谈的事情说了。  言罢,还顺势问了一句。  “阿父,孩儿与夏侯稚权相交不久,然颇为相契,常有知己之感。且彼之才学不在孩儿之下,若深交之,必乃相互裨益之良友也。只是为今,彼上疏陈述时弊、斥庙堂风气不正与反驳大将军伐蜀之方略,可谓是孤立于庙堂之中、自绝于宗室元勋之外,也令孩儿一时难以取舍,可否继续与他相交了。”  “想必阿父也知晓,京师之内龙蛇混杂,各家耳目众多。孩儿虽然还没有出仕,然一言一行皆受他人瞩目,亦会被引申以为是阿父之意。是故,若师一如往常与夏侯稚权相交,恐会为家门带来没必要的讦语;而若孩儿与之断了书信往来,则彼必轻于孩儿也。以阿父之意,孩儿当如何自处邪?”  听闻长子之问,司马懿并没有当即作答。  而是兀自捋胡沉吟。  片刻之后,他便倏然发笑道,“我儿早已冠礼多年,且在士林之中颇有名声,对此事自是心有主张的。今以言问之,乃欲求为父解惑乎?抑或欲试为父心意邪?”  是啊,智略过人的他,略作思索便知道,其实司马师已经做出选择了。  以求解惑的方式来问他,不过是想征求许可而已。  对于这种略显孟浪的交谈方式,他也没有动气。  因为在他的眼里,司马师还很年轻。  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敢作敢为的意气风发。  且年轻人做错了事情,也并不可怕。  尤其是他乃先帝曹丕指给天子的顾命重臣、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都督。  庇护在他的羽翼之下,身为长子、日后要继承爵位与门楣的司马师,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的决断、大胆的放手施为。哪怕做错了事情、走错了一步,也无需担心,自会有长辈出面斡旋,日后也不乏重头再来的机会。  就当是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