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亲朋好友之间借这么多钱都要再三斟酌,乔家不借也正常。 只是也有零星几个人跟那夫妻俩一个想法,觉得反正乔家那么有钱,500块这个数目虽然,可对于乔家说又不算么,但要是借出去了,让一个孩子不用下乡了,这可是做善事,不比钱留在手里存着好?又不是说不还。 对于这样想法的人家,他们在心里想想谓,但是只要敢跑到面前嘀咕,乔家几个人,连脾气好的乔竹芳,都会直接开骂。 不过因为山下乡这件事,近到处人心浮躁,邻里邻居之间的矛盾越越多,一点小事引得两家吵起。 街道革委会那边天天到处门登记,哪家有符合条件该下乡的,一个不漏的都记到名单。 但算这样,也还有不少人家都存在侥幸心理,想着各种办法让孩子躲避下乡。 这可不是十多年前,十多年前那时候下乡倒是有不少愣头青主动报名,热情可高了。他们这边街道也是有现成例子在的,当初报名下乡插队的时候,有人都在夸,爸妈也都支持的不得了。 现在呢?这都要十年过去了,都还没回,想回都回不了呢,只在当地结婚了,以的孩子也都是乡下户口,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回城呢!当时去的都是艰难条件差的地方,日子苦的不得了,跟城里生活条件差了十万八千里,现在谁还愿意让孩子下乡插队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反正有钱孩子买工作留城的,花钱买工作,没钱买工作的当爸妈的工作让出,不了是工资少一点,而要是这两样都没办法,只想一些歪门邪道的办法,总之没到期限之前,都不愿意认命。 “那些家里孩子送到乡下躲的,别以为逃过了,到了期限的时间内还不回,都得挨批|斗,到时候可不是下乡插队当知青了,全都下放到农场改造去。”街道革委会拿着喇叭到处警告道。 除此之外,街道那边各种动员会也是天天都有,反正一个中心想,到了年纪符合条件的,都得下乡去,一个都躲不掉。 “以前还笑乔家是傻子呢,只有一个闺女,现在看,人家才是聪明人,压根不用考虑孩子下乡的事情。”有人叹道。 有人反驳道:“那我宁愿孩子下乡,也不愿意只有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个闺女,香火都断了。” 乔家对外面乱糟糟的形势压根不在意,反正说一千道一万,下乡这事都跟自己家没系,自己闺女肯定是不用下乡的。 乔嘉嘉他们现在算还小,还都还不到年纪,但班也是到处都在讨论下乡当知青这件事情。 这可是影响未的事,尤其是那些年龄一岁,初二毕业正好满十六岁的个别学生,算离毕业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但还是忧心忡忡。 班独生子女的学生属于极少数,整个班有将近50多个人,但也只有乔嘉嘉和另外一个男同学两个人属于独生子女,不用考虑下乡这件事,其他学生都是有兄弟姊妹的。 乔嘉嘉这一组里的同学全部都是从幼儿园认识的,家系都很好,算乔嘉嘉是独生子女不用下乡,也只是羡慕一下而已,都在为她高兴,也没有哪个人是嫉妒的。 这会儿老师也没课,家忍不住围在一起讨论起下乡当知青这件事。 “听说下乡当知青每天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