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西价格都有所上涨。大米本来卖7文一斤,现在是10文一斤了。粟米也涨到5文一斤了。 娉婷是看到什么都会买点,都不买多。十几二十斤的样子,不打眼,不惹人怀疑。就是平时采买的样子。 今天娉婷到肉摊,看到肉还剩下大半片。奇怪道:“今天怎么还有这么多呢。” 老板苦着脸到:“猪肉涨钱了呀,不涨我要亏死的。今年这天看着就不正常,人都去买米粮了,哪还舍得吃肉呢。” 娉婷想了想说道:“那要是我把这些包圆了,你能便宜多少。” “真的。” 老板惊喜道:“要是你能包圆,现在是二十二文,我二十文给你。你看剩的这些猪头猪脚的我都送给你。” 好的,一斤便宜了二文钱。娉婷就都要了,一共是一百三十五斤多,老板就按一百三十五斤算。 娉婷让老板把肉都给砍好,一斤左右一条,骨头也敲碎了,老板还送了一个竹筐。 娉婷又看到街上还有卖鸡的,也给买了下来。 回到家,娉婷只拿了二三斤肉出来,加上一个猪头和骨头。又拿了一只鸡出来炖汤。 娉婷这阵子就不停的在厨房忙活。一口一个的肉丸子就做了二三十斤肉。把骨头都做成了汤。下了面条子,攒了满满一大桶。 剩下的肉就各种花式做法。满满的做了二桶。就这还不放心。又去买了两个大缸。装了满满的二大缸水。 天越发的干了,河水已经露出了河床。尽管村里人日夜不停的浇水,可庄稼还是肉眼可见的枯了。 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萎靡了。有好些有远见的人家都已经早就在节约粮食了。有的人家一天都只吃二顿了。还都是稀的。 天越发热了,太阳炙烤着大地。再不下雨,可能吃水都难了。要不是村头有二口老井。那是当年建村时,将军下的令挖的深井。不然连人吃水都难了。 现在村里白天都不见人。只有黄昏时有人挑水,打柴的。白天太热了,能躺着就不动,省点力气好省口粮食。 村里的气氛很凝滞。娉婷几人也不跑村里了,几人就在家里锻炼。家里的井挖的很深,所以还能打上来水。暂时还是能保后院的粮食。 娉婷把家里的鸡隔两天杀一只。有时红烧,有时炖汤。等人都要控制吃食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吃的喂鸡。 娉婷就留了七八只鸡下来留着下蛋。这样子,也不多。村里也还是有舍不得杀了的。农家就靠着养点鸡下点蛋,好换点油盐的。 玉安跟着贾大夫也学的有模有样的了。一些风寒风热拉肚子的小毛病也能看了。就是针炙还不行。都不如娉婷学的好。也许是岁数小,手不稳。 娉婷常常让玉安送点好菜过去。贾大夫看几个孩子也很怜惜,这几年处的很不错,娉婷要是请教什么,贾大夫都会耐心讲解。不然,娉婷也不会进步这么快。 等到秋收时,村里一阵忙碌,发现产量减产了五成还多。一亩地只收上来一百三四十斤。这个交完税根本不够吃,田少的人家,撑死能吃三个月的,村子里瞬时一片唉声叹气,愁云惨雾的。 娉婷去了桃花家。告诉桃花她家那田今年不收租子了。租子等明年一起收,分二年收。佃户听到这话,都谢天谢地的。要是再交租子,是真的要饿死人的。 娉婷几个把后院的粮食收了。减产不多。可能是娉婷浇水浇的勤快。各种各样的也收了有二百多斤。娉婷赶着不忙时,去磨坊都给碾了出来。她家有驴,也方便。 等天气越来越冷。还是没有什么雨水,村里人都愁坏了。一翻地都裂了,地底下都没有水气了。又怎么种粮食呢? 娉婷给后院种了大白菜和萝卜,其它的都没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 当第一场雪落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冬月了。有些人家已经一天只吃一顿了。村人在房前屋后种了点瓜果蔬菜的。凑合着也能过。大部分人家还是有点存粮的。 等到腊八时,娉婷今年还是熬了腊八粥,但是里面少了好几样,像是红枣,桂圆,莲子就都没有了。代替的是一些粗粮。但也比回过来的好不少。 主要是娉婷熬的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