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急需购买什么东西,可以多少钱或是用什么东西交换。虽然简单,但是从排版来看,一目了然。” 狄思科补充:“咱们其实可以入乡随俗,把需要寻求合作项目明确列来……” 尽管比较敏感高级技术不方便大肆求购,但这次代表团带来项目有两百来个,总有可以大方求购项目。 只要能凑够三百家参展企业,他们就能圆满完成任务。 侯组长征询大家意见:“同志们觉得老刘小狄提议怎么样?” “我建议广告版面尽量还是缩减吧,咱们经费有限,能省则省。”孙任是管理商务处经费,向来手紧。 刘正假咳一下,轻声提醒:“广告是以大产业公司名义买,咱们只是经办人……” 广告费该由企业! 大家一想,确实呀,这笔钱得由企业。 那就没人有异议了。 必须足我们方企业排面! 意见统一后,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向北京请示,有人负责联系媒体,还有人负责跟欧洲共同体方面沟通。 狄思科被分配了商务处二秘李爽,他们要尽快联系到一位参加过贸易周,并且在内地有过投资企业代表。 请对方谈一下在内地经商感受,对投资环境看,他老乡们做个参考。 二人从众多投资商,选择了西德一家汽车公司。 这家公司已经与内地企业合资办厂,算是在国内扎了根儿。 狄思科觉得双方是老朋友,请对方帮咱们做个宣传,应该没什么题。 不过,李爽常年与这外商打交道,深知他们个性。 联系到对方总部投资经理后,并没有透露这份采访具体用途,只说新一届贸易周即将到来,请他为参加贸易周客商们,介绍一下在内地投资心得。 投资经理答应得倒是爽快,上午拿到采访稿,下午就回复了一份传真过来。 在这份采访前半部分,大加称赞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内地现代化前景也十分看好。 后半部分提到,这次投资谈判整整谈了五年,但非常值得。 然后提醒大家,与内地谈判要有耐心,切忌操之过急,而且要找到合适谈判对象。 狄思科仔细品了品最后这几句话,扭头李爽:“这份采访能用吗?” 人家说是实情,但是把它当成软广告来吸引投资商,好像又差点意思。 李爽露一副果然如表情,无谓道:“能用啊,怎么不能用!我提前跟国内联系过了,让他们再采访两名外商。一片夸赞之声反而显得太假,这篇采访正好能一下,到候三份采访一起发!” 狄思科:“……” 工作经验果然是需要积累,人家竟然还做了两手准备! 看这娴熟应对,处变不惊表情,应该不是第一次处理这种情况了。 官方面打广告,那效率是当高。 得到领导批复第二天,关于欧贸易周内容就准现在了三份发行量最大西欧报纸上。 与同,负责向全欧洲各国进行广播德意志电台,也开始播送欧贸易周广告。 狄思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