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流程,而且是内陆书号,终于能够公开出版发行了。 这七本合称“顶石七编”。 胆怯者:阿坊真能写啊,不到四年时间,写完了七本书。 沈暖阳:老师说接下来还有三本。 胆怯者:还有? 不愧是大宗师,果然产量高。 “顶石七编”之后又是什么呢? 沈暖阳:由顶石衍生而得的知识体系。 老师暂定为“三阳开泰”,《译书》、《证书》和《影书》。 胆法者:“七编”到“三阳”,我感觉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沈暖阳: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他修成几个大“境界”的标识。 胆怯者:难道是与书成的进度有关? 沈暖阳:是啊。成就“顶石七编”,晋入“大宗师”境界; 成就“三阳开泰”,晋入“红尘仙”(掌道者)境界; 而“日记”的完成,则是晋入了最后的境界“圣人”。 胆怯者:我听阿坊说起过,他取了个号为“樂”。 嗯,古代有“茶圣”“棋圣”、“武圣”、“剑圣”,阿坊别出心裁,来一个“樂圣”。 希望他能完成这些成果,为我们把探索自我和社会的道路铺垫好。 哎,对了,说到境界,依阿坊的说法,看来在目前的“原界”设计中,最高的层级就是“圣人”了,以下是“红尘仙”和“大宗师”,那大宗师之下呢? 沈暖阳:老师目前正在研究这个,确实难度不小,各个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体系,整合的话有些难度。 胆怯者:不错,沙门的《璎珞本业经》的五十二阶位,玄门的《真灵位业图》和温达文的“外昆塔层级划分”,各家都不同,真的能够“统一标准”吗?这难度可不亚于搬山哪。 沈暖阳:你说得不错,难度不亚于搬山,但我相信正如前人所说“众山成为大道,真理之路也被修高”。 正是在搬走一座座大山的同时,我们在一步步实践真理。 当年压在上虞大地的“三座大山”,不也被咱们搬走了吗? 今天这些思想之山,也一定能够推平。 胆怯者:这个预判很有意思。 沈暖阳:还有其他预判呢。 “大山算什么?在无私无畏的求真者面前,必成平地。 求真者必能建立真理的殿堂,且能从众山之中得出精华。 将其安置在殿顶,让真理之光,照耀天下,造福世间。” 胆怯者:要建起这座殿堂,可非得有一身好把式不可。 沈暖阳:而且还需要有好工具。 胆怯者:工具?那是什么? 沈暖阳:建造建筑,自然要“测量”精准,测量需要“线砣”,而这个线砣也已握在了求真者的手中。 胆怯者:难道是《至尊宝书》中那个有关“线砣”的设想? 我也研究过这个设想,觉得那应是一个助人贯通真理的法宝——难道阿坊已经找到了? 沈暖阳:不但已经找到了,而且已经给你看过了啊。 胆怯者:我看过?没有印象 沈暖阳:真健忘--就是“返生命方程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