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儿谁不想去啊!
以前在关外的时候,每次跟着去买年货,都能看到很多好吃的。
过年期间大人们也会比平时更加宽容和大方,会更容易满足他们的一些小愿望,可以说是小孩子一年到头最期盼的日子了。
就连关外赶集买年货都这么好,京城的好吃的肯定会更多。
但是他们以前都没看过花灯,每年正月十五都是大人给他们用纸糊个灯笼,再放里面一截快要烧完的蜡烛,便算是看过十五的灯了。
京城正月十五的灯叫花灯诶,那肯定特别好看吧!
见几个孙子一脸为难的样子,叶老太太于心不忍地说:“别听他们瞎说,咱们到时候一起进城!”
“娘,都带上去的时候勉强能坐下,回来可就不方便了。
“咱们得买不少东西,还要接上向鑫和向磊,他俩可不是小孩子,都是半大小伙子了。
“这么多人加上东西,回来的时候还不得人摞着人了?”叶老四道。
叶老太太却早就打定主意道:“到了京城,正好再买一头骡子,买辆马车。
“家里这么多人,每次都找村里人借也不是长久之计。
“你大嫂经常要出门,家里时不时也要用车,再买一辆大家都方便。”
叶大嫂闻言赶紧说:“娘,不如这,我出钱买骡子和车吧,反正也是我经常用……”
叶老太太却将自己的钱匣子抱出来,打断她的话道:“今年置办年货和买东西的钱都由我出,用不着你们。”
见叶老太太的态度坚决,叶大嫂就没有再说什么。
大家这边各种面点做得差不多了,灶间也早就烧好了一大锅水。
两盖帘儿馒头先上锅蒸了起来。
一下午,老叶家的烟囱就没闲着,一直冒着烟。
叶老太太坐在自己屋里炕头上,时不时把窗户拉开一点儿缝隙,看着外面升腾而起的炊烟,心里是说不尽的满足。
谁家过年炊烟不断,就证明谁家的日子过得红火,蒸蒸日上。
以前在关外,哪里敢想会有如今这么好的日子。
而且叶老太太此时心里还在酝酿着一个想法,打算过完年再跟孩子们说。
腊
月二十八这天,全家人穿戴整齐,等着叶娟儿两口子赶着车过来接上他们,便一道进京去了。
眼瞅要过年了,官道上的车都多了起来,大家都是要去京城买年货的。
两辆车在城门口堵了半天,前面才有人过来传话道:“除了家是京城的,其他人全都下车,把车停在路边,衙门安排了人帮大家看管,这么多车,要是都放进城里就乱套了。”
第二天一早,还不等叶老四出去找活干,叶东明就先带着媳妇韩春玲登门了,谈给叶老爷子安葬的事儿。
“我已经查过族谱,也找人算好了日子,就在三天后。
“今天过来,就是要跟你们讲一下该注意的地方。”
叶老太太见叶东明跟叶老大在堂屋说话,便出去找了叶大嫂道:“晌午多做几个菜,留族长两口子在家里吃个饭再走。”
“行,娘,放心吧,我知道了。”叶大嫂挽起袖子开始为午饭做准备。
堂屋里,叶东明跟叶老大已经将叶老爷子葬入祖坟的事儿聊得差不多了。
叶东明便闻到外面飘进来一股香味,抽抽鼻子,肚子便不受控制地发出了咕噜声。
他早晨出门太早,这会儿早就饿了。
叶老大见状起身道:“族长,您先坐会儿,我出去看看饭做的咋样了。”
他一出门,屋里便只剩下叶东明两口子了。
韩春玲看着叶家屋里的摆设,皱眉道:“老爷,这种乡下地方,什么都没有,您何苦非要留下吃饭。
“等会儿该不会给咱们喝苞米面粥吧?”
“你懂个屁!”叶东明道,“吃什么重要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