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一段时间, 大臣都处在水深火热里,发妻剽悍些的, 闹着要发卖妾室也是有的, 谈亲论嫁的,也以家中女儿与人做妾为耻。 那慈安寺里,不仅求子求福, 后来还多了些求姻缘的。 大抵都想要一个能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夫君。 相思起初只是看热闹,后来忍不住想, 若是女儿长大了,寻个什么样的郎君才好。 门第高一些低一些她其实不在意, 但家里人要好相与些,人品要贵重,一辈子那么长, 能相伴到老,凭靠一时的喜爱是不够的。 李文翾看着走路还摇摇晃晃的夭夭, 乐不可支,言道:“你这未免操之过急了些。” 说着, 把夭夭单手拎起来,搁在臂弯里晃着玩儿,“要孤看,孤的女儿,要嫁便要顶好的,文韬武略,至少不能输给孤,不然嫁了做什么。” “我总觉得阿兄以后会是棒打鸳鸯那种蛮横不讲理的父君。” 相思捧着脸,忍不住想起母亲和父亲,他们离世前不久才给她量了体, 说她长得快,要让裁缝再制几套衣裳了,还说她虽读书不济,骑马射箭倒是有模有样,父亲说,女孩子家,学那些作甚,母亲便不满道:“这世上许多事,细究起来都是无用的,她若想,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有用。” 父亲求娶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然是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将军了,她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一把长刀使得出神入化,父亲十分欣赏,也觉得女子不输男儿。 可却也难免脱口而出,姑娘家,学那些作甚的话。 如此想来,就如同朝臣安抚自己的妻子,像陛下那样心系一人的男子,世上又有几个? 必然是娘娘天底下一等一的好。 以至于后来,民间流传许多溢美之词,比如皇后才情过人,容貌冠绝京华,既有柔情似水,又有铁腕手段,可谓完美无缺,因而才深得陛下喜爱。 好似情投意合,并不完美的皇后,是不配得皇帝的专爱的。 世上女子没有皇后那样完美无缺的容貌品性,所以没有皇帝那般钟爱一人的夫君。 就如父亲觉得,像母亲那样的巾帼英雄,世上也没有第二个,她已经超出女子的范畴,成了另一种人了。 于是闹到第二年春天,一切都恢复到从前的模样了,妻子在家里相夫教子,妾室侍奉主公和主母,一家子又这样祥和平静地过下去了。 相思唯一能做的,也不过是重开文华殿学堂,特令京城三品以上官员家中适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嫡庶,都要送来进学。 又在东西南北四城各置文华阁,不分贵贱,皆可报名。 这事本以为会稍稍困难些,因着许多父母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处,可竟然很快就办妥了,大抵是觉得,皇后便是进学时候和太子殿下培养的感情,自家的孩子或许也能钓个金龟婿。 虽然初衷是有些偏颇的,但到底结果是顺利的。 其余时间,相思也就是在后宫每日里养养花带带孩子,读几卷书,她最近觉得日子十分无聊,她是个挺能自得其乐的人,从前自己在奂阳,十天半个月都不出门的。 可最近李文翾很忙,有时候处理政事到夜深了,都不回来同她一块儿睡了,就宿在紫宸殿,虽则他总是抽空来同她用个饭,仓促见一面,或者瞧一瞧孩子。 但相思还是有一种隐隐的失落。 觉得他似乎变了些。 相思像个要捉夫君和小情人奸情的妻子,开始去观察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宛若仵作上身,脑袋瓜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