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仅仅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太子的拉拢。 成鼎元当真心凉至极,他是大魏的武将,守护的是大魏的疆土,大魏的海域,若有朝一日,太子继位,他必然会像现在一样,效忠未来成为皇帝的太子! 太子他又是何苦? 是怕他接受别的皇子的拉拢,从而失去助力,又助涨他人势力吗? 成鼎元苦笑着摇摇头,他是武将,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出来的功业!他委实不明白京里这些弯弯绕绕的心思。只是心寒,心寒至极! 但凡太子亲临过一次战场,见过一次战事的惨烈,就不会做出这般利己却损大魏未来的事!东南沿海混乱多年,是他一手打出如今的局面,且局面尚未稳固,他还没有培养出能接手他的人! 若他此时身死,东南沿海势必再次陷入混乱!太子,当真是狭隘至极! 倘若日后登上皇位的是这样一位君王,那大魏的未来,着实堪忧。成鼎元闭目,深吸一口气,神色间满是悲哀。若不是琰郡王跋扈,他因祸得福,这一回,怕是要栽个彻底。 思量许久,他最终决定,带着怪石和那短工,去面见皇帝。 此事不成,他私心估摸着,太子还会有后招,与其等着被陷害,不如跟皇帝坦诚。他们这位皇帝,是位明君,这些年对于东南海战的政策,他便能瞧出来。 此番前去,他只陈述事实,绝不置喙皇储。 做下决定,成鼎元亲自提人,将那怪石装在箱子里,抬上车,同往皇城,面见皇帝。 官员休沐至元宵,但皇帝不同,休息几日后,便已紧着处理国事,前几日他述职时,还见过他,并留他在宫中用了一顿晚膳。 成鼎元来的时候,皇帝踩着炭盆,正在取暖烤手,同一旁的福禄公公有说有笑,看起来精神甚好。 成鼎元跪地行礼:“微臣成鼎元,拜见陛下。” 皇帝冲他笑笑道:“平身,看座。” 成鼎元跪着没动:“微臣惶恐。” 皇帝觉察出事态不对,神色严肃起来,问道:“可是有事?” 成鼎元再复叩首,陈情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臣有两名属下,乃琰郡王妃外祖家的亲戚,昨日琰郡王妃随舅舅来臣府上做客,不甚丢失一对耳坠,今日琰郡王上门寻找,谁知,找耳坠的过程中,竟意外从臣的院子里,挖出个奇怪的东西来。” 皇帝不解道:“什么东西?” 成鼎元命人将箱子抬上来,随后打开,跪在一旁对皇帝道:“陛下请过目。” 皇帝起身,上前细看,看了半晌,皇帝蹙眉:“这石头,像龙头。” 成鼎元复又命人将那短工带上来,以及短工里衣搜出的银票,全部呈在皇帝面前,然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太子有意拉拢,到他拒绝,再到今日琰郡王为妻掘地,揪出短工,以及审问,所有的事,全部细细讲了一遍。 讲完之后,又让那短工自己,将之前审出来的内容,复又重新给皇帝讲了一遍。 说完后,成鼎元再复磕头:“陛下明鉴,臣一心为国,一生只愿忠于陛下!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可怜见!造此横祸,实非臣心所愿,为避嫌疑,臣愿一世不再回京,若想念家人,叫家人轮流出京来见便可。” 言下之意,他是真的愿意为国效力,为避嫌疑,他甚至愿意留下家人在京中做人质,只要他能表明对陛下的忠心,只要他能继续为国出征。 成鼎元当真阵阵后怕,但凡没有抓住这短工做人证,但凡那怪石挖出来后,是流言先传到皇帝耳中,他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