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人是完全不接受的,因为烟花天皇是万世一系的啊,怎么可能推翻他呢?
再看制度的安排,儒家文化的重要形式——科举制度,烟花人也没学。
儒家思想中,最为强调的孝道,烟花人又没学。因此有烟花人评论:C国的儒学,到了烟花国之后就跳海自尽了。
儒家思想讲究享受生活的,孔子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墨家思想呢?特别讲究节俭,吃穿住用都是很简单的。
来看烟花人的生活,你有没有发现,就有一种极简的风格。拿吃饭来说,和中餐的花样繁多相比较而言,烟餐其实是很简陋的。
C国人讲究请客吃饭,要丰盛到一般都要剩下饭菜,实在是吃不下去了,以表示待客周到。可烟花人就餐后很少剩下食物。
再举例说,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就是不要太相信神呀鬼呀的事,鬼的形象通常是很可怕的。可是墨家则主张“尊天事鬼”。
在烟花人的心目中呢?“鬼”这个字充满褒义,含有“强大、令人敬畏”的意思。例如“鬼才”这个词语,就是从烟花传过来的,这个词语在烟花中是最高级别的表扬。
从社会组织形态看,儒家讲究个人独立精神,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组织,这一点,西方的坚果国和樱木国学得最好!
可是墨家一开始就有很严密的组织形式,有点像早期江湖帮会的意思。墨家的首领叫作“巨子”,规定墨家弟子在各国当官之后,拿了俸禄和薪水,也必须奉献给墨家团体。
从这一点看,烟花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到后来的军国主义,是不是有点像墨家团体走向极端化的意思呢?
再进一步看,墨家讲兼爱,就是平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儒家对墨家讲平等之爱,不讲天性之爱,不讲孝道,骂得如此的厉害。烟花人在忠、孝、节、义这几个字中,单单就是不讲一个孝字。
还有,从平安时代开始,烟花国与C国文化的交流频繁,C国的妖怪文化也(在我国已经消失了)传到烟花国,并被烟花人广泛接受。比如最有名的妖怪画《百鬼夜行绘卷》被誉为烟花国妖怪画的鼻祖。
烟花国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烟花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
烟花人没学到情商派,只偏激地学到智商派(其实孙子也强调不可穷兵黩武,要以文止武;鬼谷子则推崇用一切阴谋阳谋,只为天下苍生幸福)的皮毛,再加上仁爱派的支流墨子,只重集体不重个体,崇尚妖怪。
他们学汉字也只学了半边字甚至偏旁就回国授课了。于是井底之蛙膨胀了,贪心不足蛇吞象,装龟孙天下第一。
所以烟花人的很多性格,很多做法,我们C国人是难以理解的。动不动就要剖腹自杀,动不动就走极端,这些做法,我们C国人是不屑的,因为我们更懂阴阳的融合,中庸之道!
如果给他们一个释放天性的机会,他们会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加放肆,这也解释了在侵C战争的时候,他对弱势的C国人如此变态的原因。”
“真是搞笑!一个从未去过烟花国的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有什么文化水平评价我心目中的蓬莱仙岛国?”胡主编愤愤不平。
“呵呵呵,老同学真乃民间哲学家也!那你用自己的理论评价一下当今世界几个主要国家,比如坚果国、樱木国、布刀国,如何?”子江忽然变成了迷弟。
“哈哈,我简单概述一下吧。坚果国:智商、情商似乎都很高,严重缺乏仁爱,当然,他们本身就是大肆屠杀、绝育当地土著发的家。樱木国:只有情商。布刀国:只懂智商。”我泛泛而谈。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坚定地认为烟花国人注重礼仪,对C国人友好,我们应该忘记上一辈人的恩怨,原谅烟花人失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