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探秘历史> 第46章 《论持久战的精髓到底在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论持久战的精髓到底在哪?(1 / 3)

1938年,中国的抗日战争陷入了最为惨烈的一个阶段。日军来势汹汹,在全面侵华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队,用惨无人道的方式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在那时,中国北平、天津、上海,甚至首都南京都已经落入日军魔爪当中,而这群侵略者的铁蹄甚至一度到达了呼和浩特与包头这样的西北地区,纵深极长,面积也很大。

由于在战争前期讨到了很大的便宜,日军也变得愈发狂妄起来。虽然三个月灭亡中国已经失败,但他们也坚信自己能够笑到最后。连不少中国人都觉得战争胜利无望,毕竟当时的形势实在是太过糟糕。就在整个中华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刻。

在这篇著名的政治著作当中,将军事和政治挂钩,深刻地论述了战争本身和规律。而未来发生的一切也都印证了论持久战的正确,就连几十年后,美国人在阿富汗战场上也因持久战吃了大亏。在这篇文章当中,主席将抗日战争准确地描述为中国与帝国主义的日本进行的决死战争。

的确,在那个年代,中华民族已经退无可退,只有奋起抗争,才能为华夏儿女保留延续的火种。但抗争就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当时的很多人眼中,日本人的胜利是必然的,毕竟我们军队的武器装备相较于高度军事化的日本有着鸿沟一般的差距。

也就是说,虽然这场战争会决定中华民族的命运,但我们在战争一开始就已经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方。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经济差量可以达到300,而人均经济生产总值的差距甚至可以达到20倍左右。与此同时,日本人在军事领域的开销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他们早早就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基础,而我国在全面抗战爆发时,甚至只能生产质量低下的轻型武器,连制作山炮都很困难。所以日本人在当时用钱作战,而中国人则是在用命作战,双方在战争早期的伤亡比是14 : 1,如此血淋淋的数据无疑会让人感到由衷的迷茫,谁无暴风劲雨时,拨开云雾见月明。

正因我们在正面战场上的局势并不友好,所以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才会给中国军民带来如此的震撼。在论持久战之前,日本人的亡国理论和速战理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全民抗战的意志,从实际角度出发,向人们展示了日本在长期作战方面的薄弱。这篇文章是章。

矛盾运动规律的一个大总结,更是对战场局势长远目光的战略思维体现。中国军民在坚定抗战,与日军进入相持之后,日本人也逐渐失去了一开始的威风劲头,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日军必然会在持久战的过程中走向失败。日军发动的是一场灭亡民族的战争,对于任何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来讲,这都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即便日军已经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控制了中国的部分地区,但是即便是这些已经陷入控制的地区,也会给日军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敌后游击队就是类似的存在。

更为重要的是,战争是昂贵的,虽然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休养生息了很久,形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但在9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进行全线作战,无疑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损耗。法西斯国家的精神内核就是以战养战,如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或者停止阶段,那么他们的经济来源就无法得到保障,对于国力和精神的打击都是十分重大的。

在一开始,这一系列的问题也许不能影响到嚣张的日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所奉行的王国和速战理论没有实现,军费、民生甚至作战的下一步规划都成为了烫手的山芋。从数据上来讲,日本的黄金储备在1937年到1938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从388吨下降到了25吨,进出口比例也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二十九和百分之十九十六,国家经济陷入崩盘,国内百姓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

相持的战争对于日本人来讲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