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水多陆地少的蓝色星球,陆地面积仅1.49亿平方公里,而这其中有1/4都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荒漠。而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荒漠化面积却达261万平方公里,堪称全球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明明是大好河山,却有1/4成了不毛之地,这怎不让人痛心?可是如此庞大的荒漠化面积又该如何治理?前段时间美国透社倒是报道了中国又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啥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前些年的时候,大家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啥啥季节北京爆发沙尘暴了,某一天北京又爆发沙尘暴了,堂堂国都一到春天就吃土,这也太不友好了。如2000年春天的时候。
沙尘暴直接随冷空气南下,竟还影响到了台湾省,可想而知那时候中国的沙尘天气有多厉害。但在近些年,大家是不是很少听说这些事了?估计有人不服,谁说近些年没有了?2021年315北京沙尘暴难道不算?当然算了,但这个沙尘暴可不是我国引起的,而是源自蒙古国,包括今年北方的沙尘天气也多是受蒙古国影响。一般来说,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北方春季,如北京、内蒙古、甘肃等,这些地方干旱少雨,离沙漠、戈壁滩近,强风一来,沙随风起,就很容易发生沙尘暴。那么,地理位置没变,这些沙尘暴天气又是如何变少的?
自然是我国治沙有道了。毕竟沙尘暴的爆发,风雨沙缺一不可,虽说风力不可抗衡。但只要我们把沙尘治好了,春天的风也就只是风了。至于怎么治沙,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我国最开始治沙就是从造林开始的。然而,单纯在沙漠上种树,就是一件投资大却不见回报的事。为啥这么说呢?首先,种树得找工人吧。然而在荒漠戈壁滩上种树,物质生活差不多,沙子打在脸上还生疼生疼的,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薪资不高都招不来人。再加上早期的时候荒漠种植成活率不高,就得不断地买种苗,这对投资者来说又是一大笔开支。这么个投资大还不见回报的是几个企业愿意做,偶尔捐点钱可以,但自己做还是算了吧,哪怕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别人也不能强。于是乎,在那个时期,沙漠治理几乎只能靠国家拨款,虽说成效不错,但一笔笔的开支实在太大了,怎么才能在治沙的同时还产生盈利呢?随着科技进步,人们还真在治沙的同时找到了可以盈利的办法,那就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大家都不陌生,利用太阳能发电,省时省力又没污染,妥妥的清洁能源。
而沙漠呢?风大光强,没有遮挡物,绝对是光伏板的最佳安放之处。比亚迪老总王传福曾说过,如果把1%的沙漠铺满光伏板,就能解决全国用电。可想而知,在沙漠里安装光伏板的前景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又有多高?估计有人奇怪,在沙漠安装光伏板,效益是有了,治沙又从何看出?这就得讲讲我国如今。新型治沙方式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在沙漠里安上一排排的太阳能板,板阵之间搞种植,两相叠加,不仅对治沙起到了一加一二的效果,就连收益也十分惊人。为啥这么说呢?
首先,治沙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项目有了收益,自然能吸引一大批投资者。投资者多了,项目资金充裕了,治沙进度肯定快。其次,这些光伏设备不仅能遮挡强光,减少土地、植物的水分流失,还能降低地表温度,阻挡风沙。最后,就是光伏板的维护。
要知道,沙漠地带风沙大,很容易吹到光伏板上,长期沉积下来自然不利于光伏发电,这就需要定期冲洗了,而冲下来的水自然便宜了,百加绿植让它们长得枝繁叶茂。沙漠作物长势好本是件喜事,但对太阳能板来说,植物长高了,影响它们吸收太阳光,所以必须得修剪,不能长得太高了。然而,找人修剪多麻烦,干脆养些鸡呀羊啊的带出去溜几圈,植物不挡光了,家禽也吃饱了,将来卖出去又是一笔收益。除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