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着绝对的权威。目前来挑战的顶多是结丹级别的修士,没有元婴修士出现,肯定是因为有山灵在身后坐镇。要是没有山灵,陆语恬相信自己根本没有公平接受挑战的机会,人家一下上来十几、数十个结丹修士,就算累都能把自己给累死。
更不要说刚才来的修士了,他的实力强劲,自己无法一下拿下他。要是他有帮手,自己绝对要落入下风。
想来想去,陆语恬觉得自己觉得问题太大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实力太弱了。要是能在结丹修士中占据顶尖,甚至是第一的位置,相信别的修士想要挑战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和位置。
回到房间里,陆语恬看到沉睡中的李沁师姐。师姐是抑郁质的人,她永远都是沉闷的,只有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活力。特别是在进行夫妻大礼的时候,李沁师姐才会展现作为女人较为疯癫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陆语恬见到李沁师姐的时候,会主动撩拨,还会多做一些夫妻之间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为了改善李沁师姐的心情,让她不要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小情绪当中。
陆语恬能够理解师姐的心情。她是在仇恨中成长,三生转世,灵魂受到了创伤。在这一世,要不是陆语恬出现,李沁师姐很可能会被师父当成炉鼎献祭出去,她的命运是凄惨无法自持的。
有这样的爹,有这样的命运,无论是谁,都没办法不抑郁。而且,李沁师姐还把振兴青竹峰的责任扛在肩头,尽管她不是修炼的强手也不是管理的人才,可她仍旧把父亲的责任给接了过来。
如此沉重的压力放在一个抑郁的女子身上,她没有直接崩溃就是好的。
陆语恬看着李沁师姐,心中不忍。下定决心,自己要把踢馆的挑战全都扛下来,不让她再受一点点伤害。
常言道能者无常师,好的武术名家遍游天下,广泛交友访问名师,切磋技艺,而发展自己。武术家都是富人,穷人连饭都吃不饱还练什么武,早年拳师每到一处要拜当地武术名家切磋技艺,不是比武,登门拜访双方只是交流,一般情况主人以礼相待。客人观看本处弟子们练功表演,客人展示自己的武艺相互交流,仅此而已。不像小说里渲染的那样,无事生非,找人比武生死相加。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社会上一般工农学商很少有练武者,社会动乱期间人们为了自保,可能组织团练,但也只是操练!
早年武术在社会上称之为挂子,练武健身和以身卖艺。学会文武艺,立业养家。有参军入伍的,有走入公门的,有占山落草的,有看家护院的,有沿街卖艺的。
武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用。战乱时期武术保家卫国。和平时期娱乐健身,习武之人以身为业,可选择保镖护院,参军吃粮,游走公门当差服役。更高尚者考取武状元领兵征战。低下者聚众落草为寇,也有游走江湖卖艺为生。
社会上称打把式卖艺,叫挂子行。只练武术叫青挂子。也附带卖药,学武卖艺需要拜门学艺,另有一套规矩(学问),经师父传授方能行走江湖,很多都是父子家传。如投师学艺,都要从幼儿开始,需要由家长写一张字据,一般都是穷孩子,跟随师父走穴卖艺,学练真功夫,和用于表演的套路,江湖规矩,几年后方能独立卖艺。
北京有一句口头语-金皮彩挂全凭说话。江湖中的艺人同社会上练武之人不同,要有功夫还要学做人,才能挣钱养家糊口,每到一处都要了解当地的规矩,风土人情,不能出口伤人,自夸其说,说大话,或者贬低别人。
不然就会有当地练武之人或地痞踢场子。也有年轻气盛者,练了几年功夫,见来了外人,他也不惜江湖规矩,想比试比试,一试身手。一般情况说说而已不会动手的。真正意义上的踢场子是将对方挤走。江湖上卖艺的把式,很难吃的碗饭。要有功夫还得有社会阅历。
社会上什么人都有,早年您要在本地开馆(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