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家支摊开始,生意一直不错,出摊的几人都能赶回来吃晌午饭,李家人也刻意把晌午饭往后拖了一拖,如此这般,两厢正好。
歇过了晌午觉,芸娘在几个忙碌的人群里溜达了一圈,突然觉得自己成了闲人,颇有些无所事事的感觉。
出摊的那块铁板可要好好用起来,单单用来复烤潼关馍,未免暴殄天物了,何况铁板那么贵,何时才能回本啊~
铁板能做的,最方便简单,且出餐快的东西要数以前的早点摊了,不是手抓饼就是杂粮煎饼。
一边摊饼一边复烤潼关馍,也并不耽误什么。
芸娘向来也不是多扭捏的性子,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好纠结,那就都做出来试试吧!
准备两个盆子,分别加入差不多重量的面粉,一份加进刚烧开的热水,另一份加温水,水要慢慢的一点点的加,搅成雪絮状就开始揉,揉成光滑的面团。
放置一旁自然醒发两炷香,再把两个面团揉到一起。
然后把这个大面团继续醒发两炷香。
醒发好的面团,再切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芸娘一共切了十几个小面团。
再把每个小面团表面抹油,慢慢擀开,直到完全舒展开来。尽量擀得薄薄的。
再均匀的刷上油,撒点盐。
然后像折纸扇那种方法折成长条,再把长条从一端慢慢的卷起来,卷好以后,收尾的部分,藏入下面。
再把它慢慢擀薄,擀成一张饼,继续一点点的折起来再从一端卷起。
然后放置一旁待用。
紧接着开始熬制番茄酱,好在菜园子里有的是西红柿。
清洗干净的西红柿把上面切十字刀,锅中水开后放入西红柿,盖上盖子焖一会儿。
焖好后捞出,用手撕掉西红柿的皮,去皮的西红柿切成片,切好后把西红柿放入盆里捣成汁。
先将锅烧热,倒入西红柿汁,再加入适量的冰糖,烧开后,抽出大柴转中火,给它慢慢的熬。
把西红柿熬成浓汁,再转小火继续熬一会儿,出锅前再挤上一点酸果汁,起锅盛出就行。
番茄酱就熬好了,一旁的饼皮也做好了。
至于裹些什么…这里没有火腿肠没有辣条,诶?辣条?好像可以自己做呀!
就这样手抓饼的馅料就草草的定下了黄瓜和鸡蛋,芸娘又开始折腾辣条了。
家里做卤菜的豆皮和豆干都有,且都已经泡好了。
首先就先来调辣条的料汁儿。
碗里放一勺一家做的大酱、一大勺舂碎的辣椒粉、一大勺花椒粉、一勺各种香辛料粉、一勺白糖、和一小把小茴香粒,撒点酱油和食盐。
盐只需要一点点,本身大酱和酱油就有咸味了,撒一把白芝麻,最后加入两勺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再准备一把干红椒切成段备用。
起锅烧热油,油一定要多放点,比平时炒菜的还要多才行。
加入八角两粒、花椒粒一小把,桂皮一块,香叶两片,姜片适量,小火熬煮出香味,等姜片变干时,将所有大料捞出扔掉。
把泡发的豆制品丢进锅里,翻炒均匀后,加入调好的酱汁和红椒段,继续翻炒,盖盖子焖炖一分钟,开锅后继续翻炒至熬干水分,这时可以出锅了。
干巴巴,香香辣辣,芸娘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嗯~真不错,就跟以前吃过的味道差不多,芸娘激动坏了,这可真是让人怀念的味道啊。
于是,晚饭芸娘就煎了十几个手抓饼,每个饼都是单面煎了鸡蛋。
切了黄瓜条,准备了番茄酱。
熬了玉米粥,还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