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娘起身看了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又想到还没开张的蜂蜜柚子酱,这样下去不行,得想想办法。这个东西散卖还真不好卖,来买东西的人大多是拿了篮子,背着背篓的人,少有人带碗盘子,坛子缸子更是没有。有能盛东西的人都是来卖东西的,他们不会掏钱买个不管饱的吃食。在这里继续摆摊,这个蜂蜜柚子酱怕是卖不出去了。
这思考的功夫,就看见李大郎抱着空坛子回来了。
“原来这是咱们县里陈员外家的管家,姓许,称了缸里的菜,两斤四两,给了我十五文,还说让下回再有什么新鲜吃食,都送去他们府上角门,他跟小厮打了招呼,咱们上门了就去喊他”李大郎说着高兴起来,这算是有了固定的买家,虽然下一个新鲜吃食还不知道在哪儿,但想必短时间内,这个凉拌木耳洋葱还是需要的。
芸娘听说了这个好消息,也很开心,又问起陈府什么样子,好不好看.....连李三郎跟李大嫂二人都听得入了迷,向往不已。
“大哥,我跟大嫂一起去一趟吴娘子的绣铺,你跟三哥等我们”带来的扫把和凉菜都卖了,竹编也卖得个七七八八,就剩没有开门的蜂蜜柚子茶,还守着几个篮子。芸娘看卖得差不多了,就打算跟大嫂去把绣品送去铺子,再拿了新的回去绣。
“去吧,不着急,你们顺路逛逛,我们等你们回来”李大哥挥了挥手,又看李三郎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连他一起赶走了“你也去吧,别让人碰着小妹她们”李三郎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拔腿就追上去,一起往绣铺去了。
绣铺在另外不远的一条街,叫崇学街,这条街就要安静很多了,县城里唯一一家书院也在这条街上,街面干净整洁,临街的商铺多是书铺,或是茶楼,糕点铺,一些文雅,安静的铺子,吴娘子的绣铺在拐弯处,地理位置也好。
走不到两里路就到了,李三郎等在门口,芸娘挽着大嫂进了绣铺,见吴娘子在招呼人,便没有打扰,自顾自的看起了成衣布料。
吴娘子送走了顾客就招呼芸娘“大嫂子和芸娘来啦”
“吴娘子,我们来送绣好的荷包,这次又带了些其他的东西,您也一块儿看看”李大嫂放下怀里的包袱打开,先是取出了九个成品荷包,吴娘子检查了针脚,看了看便说“还是五文钱一个,一共四十五文钱”说着放下荷包,期待得看向芸娘,不知道还有什么好东西。这个小姑娘很是灵秀聪慧,花样点子也多。
李大嫂接着打开另一个包着的布袋子,拿出十二支花色不一的簪子,这不像簪子,也不是绢花,花朵逼真好看,不自觉的上手摸了摸,果然是布,好个手巧的小娘子。
看着一字排开的十二朵绢花簪子,吴娘子也喜爱不已,这样好的货,自己都能喜欢,想来一定好卖,心里更多了一份拿下它的决心。
“芸娘想出来的花样吧,煞是好看,现在的小娘子们一定很喜欢”吴娘子望着芸娘,赞不绝口。
“您喜欢,就一并买下吧”
“胜在巧思和新鲜,普通绢花有三文,有五文,你这个给你算八文一支,你看如何”吴娘子想了想便这样说了
芸娘知道自己是占了现代人的眼光才能做下这些绢花簪子,要说如何贵重,却也没有的,簪子只是普通的木头,绢花也只比别人做的花样多些也更真些,吴娘子给八文,也不算少了,便应了下来,将十二支绢花簪一并卖与吴娘子,这才掏出怀里的扇面。
吴娘子见芸娘如此重视珍惜的从自己身上拿出这个包裹,就知道这一定不是一般的东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期待的看着芸娘打开手里的布包。
芸娘小心的递给吴娘子,吴娘子接了过来,才打开就住了神,眼底闪过轻微的诧异,好美的扇面。仔细打量,发现自己并不认识这花,许是小姑娘自己想来浑绣的,却不想如此惊艳。过不了几个月,就到了人手一把扇子的时候了,这一把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