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人之间那种莫名的情愫。
只是不知道为何,两人却都暗藏在心中。
他们似乎很压抑。
压抑着自己的情感。
不得不说,李华和詹紫两人在这部影片之中演技有着明显的提升。
是剧本人物的关系,让他们两人的演技有了展现的机会?
还是因为那个年轻的导演呢?
这应该也算是一个惊喜了。
故事情节渐渐的展开,他也看出一个成名已久的大侠交出佩剑,欲退出江湖,却因那般剑引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把剧情冲突一一展现。
而俞秀莲夜下追宝剑,打场面虚实并重,既重意境又重实感,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影院之中此起彼伏的惊呼之声,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古声配乐,让查理斯见识了华国古典乐器的魅力。
据说这导演学音乐出身,而这部影片的配乐,以及主题曲都是他作词作曲的?
厉害啊!
影片之中的动作场面却是吸引人。
围剿碧眼狐狸、俞秀莲大战玉蛟龙、李慕白竹林战玉蛟龙,或重速度、或重狠斗、或重变化、或重意境,几个重头场面各有侧重,各有精彩。
但作为一个资深的影评人,查理斯不像一般的观众被这些吸引,他被吸引的更多的是电影之中呈现出的东方文化所吸引。
而影片结束,也证实了他开头听到配乐的猜测。
影片中的人物都是以悲剧收场,李慕白师徒如此,俞秀莲也是如此;娇纵傲气的玉蛟龙是如此,洒脱豪气的罗小虎也是如此;碧眼狐狸如此,长途追捕她的捕头也是如此。
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这就是不断上演的人间悲剧。
影片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
查理斯陷入了思考。
这部影片竟然如此让人回味无穷。
《卧虎藏龙》在前世备受西方观众喜爱。
西方观众对于东方武侠文化中,侠客们的义举未必能够理解。
不过,这部影片侠客们的义举闲人不再是重点,他们在江湖与世俗之间穿梭的悲喜得失,所思所想才是重点。
查理斯感觉得出,这个年轻的导演并不总是盯着矛盾冲突的发展,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故事的主线与当时的世俗社会、人心习俗进行交叉穿梭,从而为寻找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他还真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卧虎藏龙》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
而就是这种思索被西方人所喜爱,却没有得到东方影迷的喜爱。
前世这部影片东冷西热,或许就与这个有关。
这也是为何张榆会选择国外上映,借此刺激国内票房的原因。
他怕重蹈覆辙。
很难想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导演,能拍摄出一部如此精彩的影片。
天才!
这华国的年轻导演,果然是个天才。
整部影片从另一个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摄影、舞美、动作设计、录音、音乐等所有的视听元素也都充分体现了导演深沉的风格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赞誉及热爱。
一个二十多虽岁的导演能把一部电影做到如此完美。
他怎么做到的?
天才,果然不能用常理度之啊。
看完整部影片,查理斯坐在座位之上沉默了许久,然后做了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的事情。买一张票,再看一场。
而让他刚惊讶是居然下一场票已经卖完了。
火了,《卧虎藏龙》在北美上映之后,瞬间大火。
首日票房直接拿下近三千万美元,位居北美单日票房榜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