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如约而至,北潇潇在家里面每天上三节课,多余的时间她都用来刷朱老师的练习册。这本练习册将近500页。
一开始,北潇潇还担心自己实在有些吃不消,买了这本书也会浪费一部分。等她一星期写了一百页之后,她感觉这个朱老师真的很厉害。
除了数学题目研究的清楚,练习册设计的也十分合理。只刷三星以下的题目,根本不难。
除此以外、他经常写自己的故事,激励学生。
在他的生命中,18岁的那年,没有美好的爱情,没有动人心魄的故事,只有一个为了自己拼命努力的小孩。
在别人眼里的他极其反叛。跟老师说不写作业,他只写自己觉得有必要的题目。他不相信靠两天时间写出十几张卷子有质量保证。所以他只写适合自己的题目。
他看到了学校是一个只能为中间大部分人服务的地方,对于他这样的人后进生来说,自我救赎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这一场战争是自己与环境的较量,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自己意识与随波逐流的较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看到自己,远比一时的合群感来的重要。
朱老师是成功的案例。一年的时间从二三百分到后来的六百多分。他成功了!
就像是一个屠龙少年,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藏。
人生中最闪耀的时刻,会铸造这个人以后的人生。
所以朱老师当了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只带毕业班,他看着孩子们,仿佛是在看过去的自己。
这段自己曾经走过的漫长的黑夜,他曾收到过其他人的帮助,度过了这可怕的日子,走到光明中,回望过去。又重新走了进去,并在那段艰辛的旅程中深深扎根,成为黑暗中照亮别人的路灯。
北潇潇喜欢这个老师,能不能渡人倒是其次,一种对于自我的呼唤,是她从没有在其他老师那边听到的。
可能是遇到了有趣的灵魂,所以对于朱老师的喜爱,北潇潇带着一丝虔诚和炽热。
这种情感支撑,让她每天都能,凌晨5点起床背书、写题。只不过坚持和持之以恒的能力却是要看个人的品质。
每每10点左右她就会不自觉的刷起手机或者是跑神。
即便如此,网课的老师也感受到北潇潇的热情,每天都夸她上课积极,作业完成情况也很不错,只不过不要在上课中间不要开小差就更好了。
母亲每天也在一旁看着北潇潇风风火火的学习。大早上就起床读书、写作业。收到网课老师的反馈之后,心里更是喜不自胜。
她感觉女儿现在越来越好,也不哭诉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也不自怨自艾,仿佛那个积极向上的北潇潇终于回来了。
她想:女儿的学习一定会上去的。于是好心的提醒着女儿,“早上不用起那么早。睡得好,早上才有精神,学得更好。”
晚上,母亲脸上还是带着笑,做了红烧肉和可乐鸡腿,都是女儿爱吃的。
在辅导弟弟作业的时候,嘴上也挂着北潇潇,说她最近早上凌晨起床读书,每天都在屋里好好学习。弟弟对她的摇头晃脑,母亲也丝毫不在意,每天的都是喜气洋洋的,做着饭摘着菜都哼着歌,想着:女儿会考上重本的。
北潇潇这边如火如荼的忙着刷题,偶尔也会跳出来透口气。
整个假期,她和叶子琛都没有联系过。唯一联系就是朋友圈的时常更新。
叶子琛在离开原来的高中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上了一所不是很出名的学校。于是朋友圈里的照片渐渐多了起来。随着主人公的心境,照片也在不断的发生了变化。
照片的主人公笑容越来越放肆,出现的人也越来越多,场景也随着学校慢慢变成了餐厅、台球室、酒吧。
叶子琛的小虎牙依旧可爱,人看起来比原来更加快乐阳光。北潇潇时常会给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