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001章:在火车上的中国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1章:在火车上的中国人(2 / 3)

8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因为这三届没有高考。

陈飞恰好是65年毕业的高中生,根本不符合报考条件。

然而,他不能高考,却可以考研究生。

78级研究生,可以算是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

同等学力范围直接把初中都给囊括了。

理论上,只要有初中肄业证都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

于是陈飞也获得78级研究生复试资格,他选择的是北大还行的法律系。

至于对方为何在这个年代在中国读法学,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七十年代的北京站,跟后世的北京站雷同的元素并不少,楼顶依旧是两座醒目的钟楼,而且每座都是镶嵌着大理石面的四面大钟。

只是相比较后世,七十年代的北京站具有更多符合这个时代红色中国的元素。

相传,北京站庄重高雅、和谐大方的站舍角楼,就是来自于周总理的点睛之笔。嗯,教员题写的“北京站”三个字也是周总理让人换成红色字体然后放置在两个钟楼之间。

正巧,苏亦他们出站的时候碰到整点时分,瞬间,钟楼就发出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接着是浑厚带有磁音的“当、当、当……”报点的钟声。

这种让人身临其境的美妙,也就在在北京站的站前广场才能够体验到,让人沉醉。

实际上,北京站熟悉的东方红以及报点钟声,后世依旧存在,只是大部分人来去匆匆间,选择忽略了。

陈飞见状,说,“当初北京站才建成的时候,在夜间北京站的钟声使十几公里的方圆内的北京人都会听到,在咱中国,也就只有首都站才有这个魄力了,这种热闹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再有。”

苏亦摇头,“热闹会有的,钟声也会有的。”后世,这种热闹,不胜枚举,例如08奥运。

这盛世,会如你所愿。苏亦暗想。

陈飞却感慨,“但愿吧。”他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是在运动当中,对于未来,太过于迷茫了。

迷茫,不仅陈飞有,对于各个时代初到北京的人来说都有。

苏亦突然想起来前世一次小米发布会,雷布斯曾说过,对他来说,再没有什么比24年前,经过13个小时的火车颠簸,只身一人从武汉到北京,走在空荡荡的车站广场时那般茫然了。

在拥挤的人潮走出站前广场的时候,苏亦跟陈飞不一样,不会环顾四周一片茫然,而是直径朝着前面的公交站走过去。

说实话,苏亦真不想乘坐公交车,这个时代的公交车相比较绿皮车跟让人崩溃,奈何,盘缠有限,由不得他瞎浪。

这一次,为了奖励他这个少年天才,他们新会直接给他特批了一笔100块的复试经费,这个年代,100块算是巨资了。

要知道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年为575元,100块已经相比普通职工全年收入的六分之一还多。

但火车票也不便宜,广州到北京的车票就已经是三十多,而且这玩意还是普快硬座,其中的酸爽就可想而知。

“小亦,你跟我走,不要跟丢了。”一路上,陈飞很好扮演着监护人的角色。

苏亦之所以跟陈飞同行,是教育口领导特意安排的结果。

不然,谁也不放心一个15岁的少年,独自出门,说不得五邑教委还要派工作人员陪同呢。

新会好不容易出这样一个宝贝疙瘩,不仅县里重视,市里面以及地区的领导都很重视。

“飞哥,咱们能挤得上去吗?”看着如同出笼羊群一样朝着公交车蜂拥而至的人群,苏亦本能的退缩。

陈飞轻笑,“别怕,挤一挤就好,咱们这一路上不也都是这样挤过来的吗?我会保护你的。”

苏亦苦笑,就是因为一路上挤过来的,才不愿意继续挤啊。

然而,他也只是说说而已,不愿意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