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其政策其评价其身后事都会大受影响。” 或许是太后改变大宋重文轻武国策,又或许太后让他少年之际便平步青云,而不是像幕所说那样,哪怕他立下不世之功,等待他依旧是士大夫们排挤与官家冷遇。 太后改赵宋历史,更改他一生乃至无数武一生,热血酬知己,他一腔热血注定要为这位太后而流淌。 狄青眼皮微抬,目光落在曹玮脸上。 两人视线相撞,曹玮清楚看到他眼底撞死南墙不回头执拗。 “可若是官家之后子是太后嫡系,太后力排众议才换来她位尊九五,那哪怕是为维护自己继位正统,她也会延续太后政策。” 狄青声音缓缓,“所以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太后都不会让官家过继宗室,而是精心教养福康公主,让自己政策得以延续,让自己身后事能够体面,让自己百年之后不至于落个被废去宗庙祭祀下场。” 曹玮呼吸为之一轻。 狄青一锤定音,“所以军,在阻止宗室入嗣事情上,从不是只有武在螳臂车,而是有太后主持大局。” “太后坐镇后方,而我们,只需为太后冲锋陷阵便可。” “我们收复燕云十六州,我们大破西夏,我们收复岭南,大宋疆域在我们戎马为战下能够与汉唐比肩,那太后便有足够资本来册立公主,那有可能酿成靖康之耻宗室男人们永远排除在官家之外!” · “福康委实可惜,若她是个男子,必能强那闹出靖康之耻徽宗钦宗百倍。” 杨太妃叹气,无心再整奏折,“可惜,她是子,便只能落个疯疯癫癫短折而亡下场。” 扬国大长公主眼珠微转,“幕是人,不一样凌驾在万物之上,有通彻大法力?” “而嫂子也是人,治国政远超皇兄与官家。” 杨太妃看一眼扬国大长公主,“公主到底想说什?” “我想说官家没有儿子,而福康是官家早期唯一子嗣。” 扬国大长公主笑得意味深长,“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断没有这种可能。” 杨太妃秀眉微蹙,“姐姐临朝称制又私制龙袍已是僭越之举,眼下姐姐掌权,士大夫们不得不折腰求全,可若是姐姐一朝崩,等待姐姐必是抹黑造谣,她描绘得如话本上跳梁小丑一般。” “不错,不仅是小丑,更戕害皇嗣陷害忠良,最后被官家赐白绫自尽。” 被杨太妃打断自己未说完话,扬国大长公主并没有恼,而是难得笑眯眯顺着杨太妃话继续往下说,“嫂嫂只是临朝称制着龙袍便得这种待遇,既如此,那为何不再进一步,直接那个位置拿下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拿下那个位置,再立公主为下一代继承人,彻底根除自己百年之后被清算抹黑可能。” “公主登基而非藩王入嗣,便能避免徽宗钦宗这种昏君诞生,这样一来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杨太妃心中一动。 荒唐是荒唐,但确是个办法。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着实难以实行——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