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杀鸡儆猴(1 / 2)

听到能跟着一起上路,耿珍脸上顿时间有了光,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

这事儿既然里正和老张家的都同意了,那他们自然也不好再说啥。

只是这大半夜的被吵醒,心情十分烦躁,几个老爷们骂骂咧咧说了两句继续睡觉去了。

“里正,娘,我去洞口守着,免得有啥危险。”张思泽开口说道,手上拿着那把大刀。

被这么一弄反正他也睡不着了。

陈素兰点了点头,随即回去继续睡着。

冬日山上的光亮出的更晚一些,众人接了点已熄灭火堆上头温着的热水,就着干粮吃了起来。

用完早饭之后,众人又继续往前头赶路了。

好在大家伙都是年年种粮食的农户,体力比县城里头的人好些,赶了一天山路也没怎么累。

这一日,村民们一个劲儿地赶路,就是一直以来扭扭捏捏的王娟今天也没装样子,大家仿佛都知道,在这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只有走的远远的,匈奴才赶不上。

走了一整天,赶了三十里的山路,比第一天好了不少。

晚上走山路不方便,山上天黑的又快,所以今天早了些休息。

张思柏找了个小山坳,地势低,四面环山,风也吹不进来,旁边就有一汪清泉,打水也很方便。

张思泽带了几个兄弟去前头探路,看看后面的路好不好走,顺便把路上的荆棘丛收拾一下。

村里头的孩子们则在附近捡捡干柴,妇人们一部分去附近找找野菜类的,一部分留在原地搭着铁锅熬着粥。

好几户家里头人口少的农户就结伴凑在一起,一家拿出一点粮食一起放进大铁锅里头煮,到时候再平均分。

这样省时又省力。

这个时节,山上的野菜不多,能吃的就那么一两种而且还有些老了,可现在没有挑三拣四的份。

将野菜洗干净后放进铁锅中,同高粱小麦一起熬煮起来,散发着一丝野菜的清香味,一碗热粥下肚,今晚不用饿着肚子睡觉了。

老张家人多,单独划了一块地方住着,张思明和庆生忙着搭帐篷,将防风的蓑衣挂在了最外头,又拿出了油布,用竹竿子撑了起来,三个棚子很快搭建好了。

一个棚子是娘她们住的,一个棚子给几个小娃娃睡,还有一个他们几个大男人挤挤。

旁边的几户人家看着老张家搭的棚子宽敞结实还防风,免不得走上前来问东问西。

这木棚子其实是张思明趁着那日紧急做出来的,用了很轻的竹竿子在上头做了个圆形绑扎,弄好之后,再重新支撑起来就很容易。

几个孙子跑去树林子里抱来不少干柴,桂花和水秀忙着弄晚饭。

他们家余粮很多,没必要苦着自己,但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太突出了。

陈素兰拿出年前熏好的一块腊肉,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又去水边刷洗了表面的灰渍,切下大小合适的肉块,放入铁锅中,同粥一起熬煮。

又拿出了十多个鸡蛋一同敲碎后倒入铁锅中,一锅有菜有肉有蛋的粥便做好了。

老张家的粥香味弥漫在了整个小山坳里头,不少村民闻着咽了咽口水,闻着香味喝着自己没啥味道的高粱粥。

陈素兰几人端了几碗热粥给村里头老人喝,他们年纪大了,没啥劳动力,这次出来也没能带多少粮食。

但偏偏他们又倔强的要死,死要面子,村里头几户人家喊他们去吃东西,都不愿意过去。

陈素兰直接说道:“这粥是多出来的,你们不吃也只能倒掉了,可惜了这粥啊。”

老人家们听到要把这么好的粥倒掉连忙将碗拿了起来,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一脸傲娇地说道:“你放心,这粥钱等到地方了,就去赚钱还你。”

耿珍这个时候也凑了过来,两眼冒着精光看着这碗肉粥,咽了咽口水道:“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