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回家。”
慧蓉高兴地点了点头,自己能凭这双手赚钱她十分开心。
张思泽带着慧蓉还有以南,一家三口挑着木桶来到了梧桐书院门口,他们找的是昨天的老地方。
等到了晌午,便有不少学子来到他们摊位前要买甜羹吃。
张思泽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别看平常打猎打习惯了,让他盛甜羹也是十分熟练。
慧蓉则是负责收钱和回收碗筷。
用过的碗筷都被堆积放到了另外一边,乘着空隙,两人又将碗筷清洗干净重新摆放起来。
由于学子们络绎不绝地涌过来,两个人有些不够用,还好旁边卖甜果的一位大娘过来搭了把手,帮着他们收拾碗筷。
等到所有甜羹卖空之后,慧蓉腰间钱袋已经装满了铜钱。
她时刻谨记娘说过的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她从里头拿出了二十文前递给刚刚帮忙的大娘。
那位大娘先是极力推拒,后面拗不过慧蓉收了下来。
娘说过,人情这东西最难偿还,所以能用银钱解决最好是用银钱解决。
两队人马在城门口碰头,陈素兰他们那边卖的也是火热,不过半个时辰就卖光了。
碧落书院学子更多,门口来往的商贩也多,可卖冰心甜羹这种新鲜玩意儿的就她一家,所以卖的快。
慧蓉将收来的七百三十文前交到了陈素兰手中。
陈素兰第一次出摊,免不得送上一碗出去,所以她手上一共收到了七百二十文,加起来差不多一两半。
几人在面摊上吃了碗素面后休息了会儿。
“你们俩在这里先等等,我和慧蓉去街上的布店看看。”
她们二人进了好几家布店,对比了素锦和丝线的价格,最后选择了一家价格适中的布店。
一匹布有四十尺,若是全部用来做成手帕,做个一百来条不成问题。
但是一次性做这么多条怕是锦绣坊也不会收,所以慧蓉打算先做上个十条,剩下的布匹到时候再看看情况。
又买了一些丝线,总共花了三两银子。
陈素兰是带了些银子在身上的,再加上今天赚的一两半,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