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当初公孙瓒、刘备指挥军队,他卢养负责辎重后方一应事务,刘备虽喜欢指手画脚,但处处维护,常推功与卢养,归过于自身。有了功劳,有了好处,觉不忘把分润给卢养。
刘虞控制幽州局势后,刘和插入其中,把公孙瓒、刘备的前敌指挥二人转,变成三角,抢走了军功。
刘虞插入后方事务,作为徐州东海人,能够得到糜竺等人徐州商团的支持,完全盖过了卢养在后勤工作上的所作所为,抢走后勤保障上的功劳。卢养既少了功劳,由从一方长官变为事事必须请示汇报的小吏,任谁也绝不高兴。
卢植也感同身受:
“昔日光武皇帝能够平定天下,多靠幽州上谷、渔阳等地边郡骑士、乌桓之力,多依靠冀州之百姓、豪族、钱粮,寇恂、盖延、王梁、郭凉四位名列云台二十八将,可惜幽州之功臣,却无人入主中枢为相,岂不悲哉!
当光武时,幽州依靠军功起家之名将,虽然无缘朝堂要职,还算能位列国家世族大族,两千石世家不少。
后光武皇帝废郭皇后,重用南阳系功臣,为他打天下的冀州功臣多被贬斥,连带幽州功臣子孙亦遭到贬斥、除掉封国,岂不悲甚!
自从光武皇帝之时候,尚且有寇恂为太尉、王梁为河南尹,之后百年,冀州、幽州竟然几乎无人为三公!”
卢养:“冀州崔烈为司徒,建议放弃凉州,被议郎傅燮当庭呵斥‘斩司徒,天下安’。崔烈的说法的确偏激,可目前凉州还不是处于半分裂状况,崔烈之语反倒是说明他有才干和遇见啊!何况傅燮只是一个议郎,竟敢当着众臣面前,建议皇帝陛下斩杀司徒,不正是说明咱们冀州、幽州人没地位么!”
凉州多三公九卿、二千石高官,如段颎为太尉、皇甫嵩曾为车骑将军,董卓、夏育等为二千石,凉州人却守不住凉州;幽州人能依靠自身力量剿灭叛乱,却无三公,二千石也相当稀少。本来卢植有希望,可恨被临阵换将,何尝与幽州世家的衰落分得开关系。卫尉阳球被捕而死,依然说明幽州人在皇帝心目中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