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悔悟,晚成大器——洗心革面的典型例子。
当赵延希一行被窦燕山出来迎接的时候,他观这窦燕山已经是位六十岁左右的老翁,很有长者仁厚之风。
“本将时常听闻窦公是位乡中大善人,常被人所津津乐道,美名传遍幽蓟之地,”双方见面,赵延希首先朗声开口道。
“今日恰巧路经此地,不揣冒昧,寻公大名特来拜访一面,还望窦公勿要见怪。”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深宅大院,高门大户,确实是富贵之家。
赵延希等人随主家进入大堂之中,分宾主坐定。
“乡野山人罢了,何来的美名,倒是叫小王爷见笑了,”窦燕山谦逊地笑道。
“窦公,本将是深服你的为人,真诚前来拜见,你就不要和本将打哈哈了。”
赵延希向来是爽利人,不喜欢花花肠子弯弯扭扭,说话是非常直接:“今天,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正有要事一桩与窦公你相商。”
“小王爷,你找我有要事?”窦燕山非常意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啊,窦公你品性高洁,十里八乡地被人所称道,我观你是个好榜样,想请你来出管我龙卢节度使地方上的教育。”
赵延希直接大大方方地提出来邀请道:“你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一定会非常胜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小王爷,你果然是求贤若渴,四处搜寻人才啊!”陪坐在侧的赵迥立即接话感慨道。
“这位窦公窦老先生,依下官所见,贤名在外,正是梓梓学子们的榜样楷模,教书育人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这位先生是……”窦燕山望向赵迥询问道。
赵延希赶紧介绍道:“这位是原相州司马赵迥赵大人,如今已受本将所邀,已卸任原来的官职,全力来辅助本将,愿与本将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一起共创明天的美好未来与辉煌。”
“原来是赵大人,赵大人家世代致仕,乃是官宦世家,久仰久仰,失敬失敬!”窦燕山立即向赵迥抱拳行礼,大声恭维。
他其实有点想不透,年届不惑的赵迥是如何被这毛头小子,青涩少年的赵延希说服,从而官弃原职也要追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