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气,王大妈忍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王大妈就实在有些难以忍受。
三子小学一年级留级后,成绩一直不错。据同校的一位女生说,三年级的三子背书,比一般同学读书都快。脑瓜子灵活的。
大家虽然叫他三子,但是慢慢的,他曾经的“荣誉称号”,渐渐地被淡忘了。
随着三子的变化,大家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不过,三子并不满意。经常叫别人不要叫他“三子”,要么叫自己全名“王邦贵”,要不叫自己的小名“邦邦”。可是,大家习惯了,就没人听他的。
除了学校老师直呼他的全名,家里父母和一个姐姐、弟弟直呼他的小名,大家都习惯称呼他三子。
三子很孤独,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三子很郁闷,郁闷的是没人理解自己没有朋友的的孤独。
三子就把这孤独和郁闷,当作两位最好的朋友,12岁考上了初中,15岁考上了普高,父母觉得那是全县最差的高中,就没必要读了,况且家里也没钱读书。
初中学历的三子就在家赋闲,直到18岁。
三子离家出走后,邻居有个人称懒白鹤的光棍说:三子这小子,这是想证明自己长大啊!
这懒白鹤是三子父亲的亲弟弟,说这样的话让王大妈很是生气。
邻居罗大叔,也就是罗大妈的老公说:这三子有点头脑。这花猪一卖,至少够在外面折腾一个月。一个月后,三子必定回来。
村里村外,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对王大妈说,不出一个月,三子一定会回来。
没有钱,难不成在外面喝西北风不成。
王大妈没有告诉在县里国营煤矿挖煤的王大叔,因为她相信一个月之内,王邦贵一定会回来。
在外面没吃的,喝西北风还没到时节啊。应该中秋节刚过,是西风的天下。
本来准备为儿子的失踪大哭一场的王大妈,狠狠地对几个前来打探三子消息的老年人说。
一个人失踪,可能会让人担心生死;一个人和一头花猪一起失踪,总感觉还是让人踏实些。
可是,三子带着一头花猪,究竟去了哪里?究竟想干什么呢?
三子失踪后的好几天,王大妈的一直纠结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