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无(4 / 5)

进入赵寰的书屋赔罪检讨,说出改善之法。

起初的万户侯,还有些不习惯,嗫嚅了半晌,都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赵寰神色沉静坐在几案后,看向了一旁燃着的香。

万户侯咽了口口水,忙道:“下官以为,兵将目无军纪,他们以前犯了事,到了兵营也不服管教。不如将他们按照军纪处罚,打了军棍之后,逐出兵营。下官管教不力,也愿领罚,任由赵统帅处置。”

赵寰不置可否,只唔了声。待到香燃到一半,便让他出去,传下一个进屋。

张保果真与他们都熟悉,从万户侯到百夫长,说的话都大同小异。

从早上一直到天黑,赵寰耐着性子,听了一整天。

最后,赵寰将他们召集起来,道:“既然你们都这般以为,我且按照你们的想法来做。只涉及到的人实在太多,每个兵丁的情形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你们回去之后,将麾下兵将的履历查明,兵将所犯之罪,按轻重分开,再将功劳列出,衡量两相可否相抵。他们既然当了兵,逐出兵营后,无家可归者,也不能让他们流落在外,得给他们一条活路。”

众人见这一关过了,齐齐松了口气,赶紧退下回了兵营。

北地兵依然没有撤退,镇守在兵营中。

大宋的兵制是从宋太.祖时期就留了下来,沉疴日久。赵寰无法追述太多,先要解决眼前的问题,退后一步,就是防着将他们放出去为非作歹。

重罪犯人,北地有拓荒,挖矿的差使等着。偷鸡摸狗等轻犯,先服徭役修路修城,用苦役抵消坐大牢后,放其归乡。

普通混日子的兵丁,有家者,责令其归家。无家可归者,打散到各州府,分他们些田地,让他们去种田。

余下的精壮兵丁,分到各地兵营,按照新兵训练。

有了落脚安身之处,官府再看管着,他们哪怕心有不满,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接连下来的时日,兵营里开始有了大动作。

无需赵寰出马,那些将领驾轻就熟,主动将刺头收拾得服服帖帖。

除了小的争论风波,兵营逐渐空了下来,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姜醉眉跟在赵寰身边做事,习惯了不懂之处多看,多思考,然后总结。

此次赵寰整兵,姜醉眉从头看到尾,恍然大悟,又佩服至极。

赵寰起初二话不说,先来了个下马威,直接血腥镇压。随后再用弓弩威胁,毫不给兵将有任何想法的时机。

身在极端的恐慌下,就像是猝不及防用一瓢滚油,泼向温吞的青蛙。他们会不受控制拼命蹦跶,试图寻找出路。

一旦眼前的大危机过去,他们对于赵寰的处理,不仅没了质疑。按他们一贯的秉性,还会变得更积极,甚至会主动帮赵寰压住底下那些不服的兵将。

待解决了大量的兵丁,再处置尸位素餐的将领,就变得容易多了。他们家大业大,束手束脚不说,手底下又没了兵,就再也闹不起来。

赵寰将襄阳交给了林大文,领着兵丁,闪电突袭庐州。

这时,一直争论不休的临安朝廷,终于飞快有了反应,派出元佑太后的兄弟,信安郡王孟忠厚前来庐州,与赵寰议和。

赵寰哪能看不出南边派孟忠厚前来的那点小心思,仔细算起来,孟忠厚称得上是赵寰的长辈。

孟忠厚见到赵寰,倒不敢拿出长辈的架势,客客气气与她见礼,连上首都不敢坐、坚持坐在了下首。

吃了两盏茶,寒暄之后,孟忠厚苦口婆心道:“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眼下南北打得如此厉害,要是底下赵氏的祖宗见了,不知该有多伤心。当年先帝哲宗还在时,我经常听他念叨,惟愿子孙们能齐心协力,将祖宗基业传下去。唉,二十一娘,我知道你不容易,幸好那些苦难,都过去了。我就倚老卖老多劝一句,二十一娘,南北都是大宋的疆土,你们一家子,就别再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