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第127章 1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127(4 / 5)

聪慧好学,以后念了书,定然前途无量!”

读书就能前途无量那也不会有如此多失意的读书人了。

明知陶余是在画饼,可他们也没办法。宗室虽有富贵,但却没有实权。若是陛下刚登基那会儿,可能还要顾虑顾虑他们这些老家伙。如今陛下都继位好几年了,朝政清明,甚得民心,他们也只能抗议抗议。

陛下不吃这一套,他们也没法子。

琢磨片刻,几个领头人还是顺着陶余的梯子下了坡,灰溜溜地回去了。

没了这几位德高望重的宗亲出头,此项举措很顺利地就推开了。

仅此一次,宗室有四万余人成为了庶民,不再享受朝廷的俸禄津贴,以后每年节省的银钱高达上百万。

***

处理完宗室这块,刘子岳决定对晋王发起舆论战,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冉文清,命冉文清去固州担任知府一职。

下了旨后,刘子岳将冉文清召进宫里:“这次委屈冉大人了,兹事体大,一般人朕不放心,只能交由大人。”

冉文清去担任知府,相当于是降职。

冉文清拱手道:“陛下不必多言,微臣明白,陛下是信任微臣,才会将微臣派去固州,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使命。”

他这次去固州担负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使命,若能顺利完成,那一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这对冉文清这样的文臣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因此他一点不介意降职这事。

而且若是成功了,回京,陛下也一定不会亏待他的,所以又何必介意于一时的官位升降呢,陛下能用他,愿意用他,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

刘子岳满意地颔首:“大人理解就好,朕让黄思严派了几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保护你。你若还有什么要求,也尽管道来。”

固州是在前线,比较危险,冉文清是独自上任,家人都没带。

“多谢陛下,微臣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能快快上任。”冉文清迫不及待地说。

刘子岳笑着答应了:“好,若收拾好了,你明日就出发吧,一会儿朕让人将侍卫送到你府中。此去固州,冉大人多多保重。”

次日,冉文清便带了几个侍卫和伺候的老仆,从京城出发,到固州城任职。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固州城内外张贴上了朝廷减税的告示,然后还派了衙役提着锣鼓,走街串巷,宣扬陛下的仁德和各种爱民如子的事迹,同时又表明,陛下诚意满满,愿化干戈为玉帛,跟晋王和谈,和平收回西南。

在城里宣扬了一番后,他又派人去乡下四处宣传此事。

没多久,固州城内外的百姓都知道了朝廷又要减税的消息,而且一减就三成。此外,官府还为家庭困难的百姓无息提供春耕的种子和农具,秋收后再还上即可。

接下来,冉文清又微服私访固州辖下的各县镇和乡村,处理了许多冤假错案,将一些为祸一方的恶霸劣绅通通处置了,还地方一个太平,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赞誉。随后,他还以朝廷的名义出资兴建了两座书院,不收束脩,以让贫民百姓家的子弟也能有念书识字的机会。

到了秋末,农闲时节,他亲自视察固州辖下的情况,组织百姓挖沟扩渠,兴许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次年天气干旱,因为挖了不少沟渠池塘,固州的百姓受影响不大,粮食较之前一年没有减少太多,日子还过得去。

但不远的金州就没那么好运了。

因为在战争的最前线,百姓经常被征去服徭役,生活本就很苦,现在天灾一来,百姓的日子更难过了。若是没对比也就算了,反正百姓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辛劳的生存,可几十里外的固州,生活却完全不一样,这让他们心里如何平衡。

就在金州及其附近州县的百姓都有些怨言之时,民间突然流传出了一则小道消息,朝廷发出了诏令,可安置金州及其以西的百姓到孟州。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