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得到什么,反倒是三叔和三婶,安分守己替老夫人办事,不声不响得利最多。”
“您看不上大姐,可人家却嫁给皇上的近臣,一桩桩一件件,都值得我们反思。”
韩氏不吭声,心里明白女儿说的有几分道理,许久嘟囔道:“那老夫人也不能一点肉都不让咱们吃吧,你父亲可是她亲儿子。”
“母亲,今日我说句大不敬的话,父亲是做生意的材料吗?”
韩氏身子一直想要反驳,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顾兰珍继续道:“您手中的铺面也有五家,您和父亲经营多年可有长进?就算父亲不善经商,那在朝堂上有所建树也行,可……”
她咽下所有的话。
顾海在官场经营多年,托关系找门路,如今任翰林院编修,在位十年,去年才升上翰林院修撰。若不是有祖父
的庇护,估计二十年都不挪窝。
顾兰珍虽没顾兰若聪慧,却明白一个道理,人,最重要的就是看清自己,有大多能耐办多大事,眼大肚子小,好高骛远的事情少干,以老夫人的谋略,百年之前定能找到一个能庇护顾家的掌舵人。
而她们只要做好本分,不给顾家托后退,就能一时无语。
秦氏母女觉得本事大,仗着秦家做后台,给老夫人添堵,结果还不是被厌弃被流放的结果。
顾兰珍最大的有点就是看清事实,认清自己。
韩氏咬着唇被女儿教训,心有不甘反驳道:“你三叔能有今日的成绩,都是身边人帮衬,你父亲若有哪些人,也能……”
“能什么?能将沈家商行发展到四国。”顾兰珍见韩氏灵玩不灵:“老夫人不是傻子,怎么大的家业交给不懂行的人,换做是你,你敢吗?”
“那,那你说怎么办?难道看着三房独占鳌头,看着大丫头得宠。”
“母亲,您还不明白。三叔和大姐都姓顾,日后不敢他们谁掌控沈家商行,只要顾家一日不分家,他们就要照顾你和父亲终老。日后就算我嫁人,他们也必须帮衬我,你明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