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但晴雯又算怎么一回事?自己养病时就不说了,自己如今都好了,哪里还轮得到她越俎代庖指手画脚?! 不过莺儿并不想和袭人讨论这话,于是板起脸来道:“这是史大姑娘安排的,咱们有什么好说的?你还有别的事儿没?要是没事儿,我就先回去忙……” “别急啊!” 袭人忙扯住她,陪笑道:“好姐姐,我也不是硬要给二爷说情,但这毕竟已经成了夫妻,总不可能一直这么两处分居吧?” 说着,又冲两下里撇嘴道:“就方才,我还瞧见有几个婆子在院门口说嘴呢。” 这话倒说到莺儿心坎里去了。 她虽然为宝钗打抱不平,甚至在老太太跟前直言不讳,但内心深处,也觉得小两口不能一直这么僵持下去,早晚总是要缓和的。 但她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急着松口,于是淡然道:“不是已经商量好,让二爷年后去衙门里认真当差,先做出一副上进的样子来么?” “那是肯定的!” 袭人忙替宝玉吹嘘:“二爷最近都在看焦大爷给的公文范本,吃饭睡觉都不肯放下,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他这么奋发图强为的可不是自家前程,而是咱们奶奶!” 说到这里,忽又话锋一转:“但你也知道,他往日里就没走过这一经,匆忙间也未必就能做的十全十美,所以我想请姐姐先打打埋伏,届时若事情遇到波折,也好有个转圜。” “这……” 莺儿沉吟半晌,又看看手上的四色点心,明显是已经意动了。 袭人立刻趁热打铁,话里话外又暗示莺儿,自己以后会主动退避三舍,由着莺儿先抬姨娘。 莺儿脸上微红,终于松了口:“那我先试试吧,不过你也别太指望,姑娘……奶奶向来有主意,她要是认准了的事儿,谁说也没用。” “别人说了没用,你说了肯定有用!” 袭人又一番马屁奉上,千恩万谢哄的莺儿开怀,这才两下里分开,回转怡红院——薛姨妈住进了新婚洞房,贾宝玉自然只能退回怡红院暂居。 回到怡红院里,她原向想宝玉报喜,再叮咛他日后多多亲近莺儿,也好让莺儿卖力说和。 谁成想一进门就见公文范本散了一地,宝玉仰躺在床上,脸上蒙着本西厢记,一条腿蜷在床上,一条腿垂到地上不住晃荡。 “我的小祖宗!” 袭人急的直顿足,边蹲下去捡那些公文范本,边埋怨道:“你这又是闹的哪一出?焦大爷日理万机,若不是念着往日里的情分,岂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教导二爷?如今这般,却怎么对得起他一片苦心?!” “这些裹脚布似的文章又臭又长,忒也无趣!” 宝玉把西厢记扒拉下去,露出一脸的不耐烦。 袭人见状,把手里的公文冲他一扬,提醒道:“二爷别忘了,焦大爷过后可是要考的!” “那也不是这几天。” 贾宝玉翻了个身,背对着袭人慵懒道:“明一早他就要升少詹事了,怎么也要忙上几日,到时候我再读不迟。” 以他的性子,能强忍着看上两天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其实就这两天他也没太看进去,要不然袭人也不会私下里跑去打预防针了。 到第三天他说什么也看不下去,乃至于还因此生出了逆反心理,开始怀疑自己如此劳心费力挽回宝姐姐,到底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