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很远到学校。
好像,有一次二儿子说想要一辆自行车,被自己以忆苦思甜的理由拒绝了之后,这个儿子再没有提过什么要求,自己为这个儿子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帮着他交学费交书费,还有就是二儿子高中毕业后,把他安排进了县里的水泥厂当工人,之后又把他安排进了现在的单位。
相反,大儿子要什么,自己都尽可能的满足,因为大儿子嘴甜,自己一不小心就中了他的糖衣炮弹。
现在,老王头回忆起之前的种种,确实是自己太偏心了,对二儿子关系不够。
“这钱你们拿着吧,拉饥荒的滋味可不好受,我们老王家从不借钱生活。”老王头说完,站起来就要走。
王凉山也赶紧跟着站起来。
老王头出门上了车,就叫司机开车走了。
在这个年代五千块钱可真够多的了,可以说这钱是老王头的全部家当了。
王雅涵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个十五,一家三口吃完饭坐在台阶上,看着夜空中的月亮,圆圆的,亮亮的。
“哎,我怎么看那月亮少了一块呢?”云山媳妇突然说。
父女俩抬头也仔细看,果然,月亮越来越小了。
“月食?”王雅涵惊讶地说。
在这个还没有污染的的年代,月亮是那么的的亮,缺的那一块就是那么的明显。
想想自己有多少年没有抬头看过天空了?
一家三口就这样看着,月亮由圆变扁了,甚至快没有了,接着,又慢慢的变圆了。
像极了人生,那首歌不是也这样唱嘛:“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
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没有了家庭琐事的烦扰,王雅涵一家三口也其乐融融。王凉山在新单位继续历练,凉山媳妇则在工厂上班的间隙请教车间会计一些财务知识。
与此同时,王雅涵在努力着,她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她下意识的就想要好好学习,想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苦,不再看人脸色生活,她要让所有人都瞧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