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叔侄杀出埋伏,便朝洛阳逃亡。半路遇上后面跟来的步兵,一个将领看见盔歪甲斜的张济和张绣,一脸震惊的问道:“将军,你们这是怎么了?”张济一脸苦闷的道:“大军立即回撤洛阳,我们遭遇了刘峰的埋伏。”
张济回到洛阳就去太师府上向董卓请罪,董卓看着跪着的张济和张绣两人,满脸的怒意,“你个废物,让你们去缠住刘峰,你居然大败而归!”张济把头贴在地上,任由董卓大骂。董卓也知道,自己手里能用的大将实在太少,又是如此关键时刻,便不打算过多惩罚张济。李儒见董卓骂累了,便向董卓求情道:“太师,我们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不如让张将军戴罪立功?此次兵败也不算怪张将军,都怪刘峰太多狡猾,又是骑兵,张将军若不用骑兵追赶,又怕刘峰逃离洛阳,这才中了刘峰的诡计。”
董卓见李儒替张济求情也不过多苛责,“既然文优替你求情,本太师此次人头先放在你头上,下次若再败,定斩汝狗头!下去好好整顿兵马,防守城墙!”张济闻言,立马磕头,“末将,谢太师不杀之恩!一定守好洛阳!”同时也对李儒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张济走后,李儒对着董卓道:“太师,看来我们针对刘峰的计谋,效果不是很好,得另想他法。”
董卓闻言也是一脸的苦闷,对着李儒道:“文优,你可还有办法破解目前的局势?”李儒思索片刻道:“太师,如今有两个方案。一是从西凉抽调兵力来洛阳,这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是西凉不稳,可能被马腾夺了去;二就是迁都长安,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凭借潼关坚守,所想绕过潼关进攻长安基本不可能,旅途遥远不说,还要绕道匈奴人的地界,那匈奴人会放任几万大军过境?”
董卓现在已经没有多少雄心了,更倾向于享乐,于是同意了李儒的第二个方案。于是董卓对着李儒道:“文优,迁都长安真能凭借潼关天险守住吗?”李儒也耐着性子道:“太师,此次若不是刘峰绕道来到洛阳,就凭虎牢关,他们诸侯联军都攻不破,更不要说更加艰险的潼关了。”董卓闻言哈哈大笑:“好,文优,就按你的方法去做。你去安排人把皇宫值钱的能带走的都带走,同时把洛阳所有人都迁入长安,到时给诸侯联军留下一个破败的洛阳。”董卓又贪婪的道:“听说历代皇帝都在皇陵陪葬了不少宝物,文优,你安排人悄悄去取出来。同时给吕布去信,让他悄悄率军撤离虎牢关。”李儒立即领命而去。
李儒找来心腹之人,先悄悄的去皇陵盗取宝物。然后又安排小孩子在洛阳街头唱童谣:“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在有意的宣传之下,这首童谣传遍洛阳的大街小巷。同时李儒给吕布去信,让他安排下准备撤离虎牢关。
第二天早朝,李儒就当众提议让刘辩迁都长安。刘辩现在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可笑,自从和董卓合谋夺取了皇位以来,自己就没有离开过董卓的监视,自己没有权利不说,甚至连自由都没有了。如今李儒提出迁都,他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下面的臣子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李儒见此对着满朝文武道:“众位大人应该听过洛阳盛传的童谣吧?如今虎牢关外,有关东诸侯作乱,为了陛下和各位大人的安危,还是迁都长安为妙!”
董卓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看着满朝的文武,一个个都尖头接耳,知道没有敢跳出来反对,便咳嗽几声道:“启禀陛下,迁都长安一事越早越好,切莫耽搁太久,臣即可安排人手帮陛下收拾。”说完也不管刘辩答不答应,站起身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刘辩气得咬牙切齿,但是却不敢发作,只有心里暗暗祈祷,诸侯联军快点来洛阳解救自己!很快迁都长安的旨意就在整个洛阳传开,西凉军则是打着这个借口,挨家挨户的搜刮财物,整个洛阳都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很快洛阳城中的事就由密探告诉了刘峰,刘峰思考一下边问军师戏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