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却没见到温夫人。
管家就问路过的园丁,“老姚,夫人去哪儿了?”
老姚说:“夫人在书房练字呢。”
管家便对沈青黛说:“姑娘,你先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书房请夫人来。”
沈青黛微微躬身,“劳烦了。”
管家来到书房,温茹清果然又在练瘦金体,而且练得专心致志,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夫人,有个姑娘来我们府上推销月饼,我看着不错便请她进来了。”
温茹清这时刚刚写完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心情甚好,于是放下毛笔微微一笑,“那就去看看吧。”
这是沈青黛第一次见到温家家主。和她想象的不同,这个家主很年轻,穿着一身利落的窄袖劲装,如果不是老姚说她在书房练字,沈青黛甚至会以为她刚从马场跑马回来。
“徐妈说你的月饼很不错,拿来给我看看。”温茹清大刀阔斧地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
沈青黛打开篮子,端出一盘冰皮月饼。
温茹清也不客气,直接拿起一个吃了一口。
“你这月饼是不错……”温茹清一边吃一边说,“今年的月饼就在你这儿定吧。”
“不知您是要散装的还是要礼盒装的?”沈青黛忍着激动问道。
“有什么不同吗?”
“散装的便宜,但包装没那么精致,礼盒装的要贵一些,但包装会高档许多。”说白了就是自己吃还是要送人。
温茹清想了一会儿才回答,“各来一些吧,散装的四十三个,礼盒装的十盒。”
温茹清是计划过的,包括下人在内,温家上上下下有四十三口人,刚好一人一个。至于礼盒装,那是拿去送人的。
“好,温夫人放心,我一定在中秋节前将月饼准时做好送过来。”
温茹清一仰头,“徐妈,带她去账房那儿付定金。”
账房询问了月饼的价钱。
“散装的十文一个,温夫人定了四十三个,所以是四百三十文,礼盒装的一盒是三百五十文,温夫人定了十盒,所以是三千五百文,总共是三千九百三十文。”这些价格都是沈青黛提前想好的。
“先付一半的定金可以吧?”账房问她。
沈青黛也能理解,“当然可以。”
于是,她拿着一千九百六十五文,足足一两多银子的“巨款”回家了。
“妻主,你回来了!月饼推销得怎么样?”张廷安一边给顾客装煎饺,一边兴奋地问道。
沈青黛也同样兴奋,“我找到大主顾了!”
客人走后,沈青黛使了个眼色,张廷安立马跟了上去,两人一起来到了后院。
“快跟我讲讲!”张廷安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沈青黛今天的经历。
沈青黛把在黎家的经历一笔带过,不让夫郎知道自己受了委屈,然后着重地讲了在温家发生的事。
“温家定了这么多月饼啊!那我们可有的忙了。”张廷安虽然嘴上那么说着,眼睛里却充满了希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