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华西迷案> 《华西迷案》中部《道中还有道》第11章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华西迷案》中部《道中还有道》第11章 …(2 / 5)

细算算,一亩地施复合肥70斤,每斤7毛5,合52.5元;用人家的机器耕地、收割,每亩成本30元;麦种子每亩20斤,每斤1块2,合24元;后期管理一喷三防,每亩10元。我大致算了一下,每亩投入共146.5元。小麦议价按现在每斤6毛算,一亩只卖408元。除去投资成本146.5元,公粮税72元,额外的乡镇教育统筹和村提留等,每亩赚100块钱就谢天谢地了。这两年天气不正常,不是旱就是涝。——小麦还稳产,秋季弄不好就赔进去。都感到种地不划算,有点门路的都出外务工了,地让别人代种,不要一分钱,也没人热乎。”

裴强接着问:“你养猪怎么样?”

赵末回答:“养猪比种地强一些,一茬猪每头弄好了摸100块钱,一年三茬,每茬15头,一年赚4000多块。唉,就是费工累人!”

裴强问:“你的秋季粮够喂猪吗?”

赵末把西瓜皮扔到猪圈内:“喂一茬就没有了,大都是买的饲料。”

裴强问:“养猪款是从哪里筹的?”

赵末答:“我自己攒点,儿子给我点。”

裴强问:“儿子每年给你多少钱?”

赵末淡淡答:“也不等。起初特区国道停车少,又修边道,挣钱不多;后来红火了,有些饭店养‘蚂虾’,老板敲诈顾客,坏了道上的生意,这二年几乎没给我钱。”

李周好奇问:“国道饭店老板养的什么‘蚂虾’?”

赵末呲着黄门牙:“看来,你不是道上的人,”他凑近李周,“就是养婊子呀,这是道上行话。”

李周还是不明白地问:“婊子怎么和蚂虾扯到一块?”

赵末像江湖老手,嘿嘿一笑说:“孔庙镇有一个寡妇,经常到镇集市去卖渔夫给她的蚂虾。时间长了人们知道寡妇和渔夫有一腿,就说指代寡妇叫‘蚂虾’。”

裴强听后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李周点头却没有笑出来,他转移话题和赵末讨论村里不同群体的收入——

“像您这样的家庭收入,在村里算啥户?”

“算中等户。”

“冒尖户是哪些人?”

“包工头、跑运输、戴官帽......都比种地强。”

“你说戴官帽发财,指的是哪一级?”

“哪一级官都中,当然,官越大越发财,就连俺这村官,就比一般老百姓强。常言道,‘大小当个官,强似刨地边’。”

“村官比一般老百姓强哪儿?”

“这还让我说吗?你这当官的,不比俺老百姓了解得多?”

赵末把剩下的一块西瓜放一边,尔后把李周啃的西瓜皮倒进猪圈。他似乎不愿意再说下去。

李周给赵末套近乎:“来,请您抽烟!”他硬往赵末手里塞烟,然后又替赵末点上,顺便把整盒烟丢到西瓜桌上,谦恭地说,“俺是来调研,向您求教的。”

赵末皱皱眉,狠狠地吸了几口,缓缓地说:“您看起俺庄稼老冤,那俺就透一些实底吧。这几年,老百姓对村镇地方官的越来越不满。上头的经都是好的,都是‘歪嘴和尚念’念歪了。”

李周不解地问:“老百姓的日子好了,为啥还对村镇干部不满意呢?”

赵末说:“老百姓认为他们是‘瞒、吓、贪’。”

李周吃惊而困惑,刨根问底道:“怎么讲?请具体一些。”

赵末往外望望,压低声音,娓娓道来:“俺村组干部,一隐瞒土地亩数。俺村东北有洼地80亩,六七十年代时,长年积水,像一个死湖,实行土地承包后,这地都变成肥沃的‘黑地’。村组干部让人承包,承包费就归组里。村组干部欺骗上头说,此地常遭水灾,不是可耕地;上报土地数时,就没统计。可村组干部就对俺老百姓说,上级已把80亩洼地统计为可耕地,须缴税费。实际是,组干部把承包费一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